武朝的主動,明朝上上下下都驚。
南下的海域開發殆盡,在船隻營造,航海技術無法突破的現在,明朝還想高速發展,唯一的選擇就是北上。
一年前結盟,武朝先給個濟州島,如今再讓一個恬津港口,這兩點地方要是建好,以後北上三韓,登臨腳盆將會容易很多。
雖說恬津港是要還的,可這有什麼關係,太太平平二十年早就賺回來,更關鍵是明朝終於可以對倭寇下手了。
倭寇的存在,絕對是明朝最疼痛的目標。
常年的襲擾,海上的偷襲,林林種種損失加起來,但凡和海茂相關的明人,無不對倭寇深惡痛絕。
僅是仇恨!
明朝不一定真會下狠手,可誰讓那群混蛋在背後還佔了金山銀山啊?
此乃倭人取死之道。
相較於在武朝境內砸錢,明人暗地裡真正想要還是將武朝綁上戰船。
之所以不選擇獨吞,實乃是咽不下去。
交州,安南層出不窮的反抗,牽制了太多的力量,收入與付出及其不對等,兇狠倭寇註定比安南人更難搞。
可以的話,明人希望他們出錢,武朝出人。
至於後面會發生什麼?
明人根本不擔心,技術先給你卡著,放開了讓武人去學,等武人學會了最新一代的戰船,他們下一代,下下代的炮艦或許早就造出來了。
再說了,水師的訓練是公認最難的。
作為師傅,明朝根本不怕徒弟造反嗎?
“整體二十年太長了,最多十七年,兩年時間足夠你們修出一部分碼頭了,加上原先的碼頭,不會影響到你們使用。”
“十八年!”
張高東爭取道。
盟約的效力有多久?
在武朝沒拿出恬津港運營權前,明朝單方面認為在十年左右,這和武朝方面認為差不多,並且已經考慮到武朝老人離開,新人上位的情況。
可當恬津港拿出來後,配以登島腳盆的謀略,明朝各方面推算的時間大概在二十五年左右,足足長了一倍不止。
就算最後沒有二十五年,二十年多半還是有的,吃盡這段時間,前期營造碼頭的投入往後丟了就丟了。
“可以!”
夏大川顯然沒打算在時間上多做計較,“時間可以給你們,但效率必須提上來,兩年之內我朝希望看到三千料以上海船可靠岸!”
恬津港為天然良港,可不經開發,三千料以上海船還是無法靠岸,只能透過柵板在碼頭與海船之間反覆往來,根本無法藉助畜力,不管在那方看來這都是在純純在浪費時間。
“這不僅是你們希望了,也是我們的希望,不過這光靠投入沒有,還需要勞力,年大人之前承諾過,不知此事可有具體的說法?”
武朝沒錢,又想修碼頭,因此找他們幫忙,明人理解。
可碼頭用工巨大,累積人力消耗恐怖,各類工程量加起來都夠武朝修幾座皇陵了。
過程中難免有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