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國三百年,是人都知道,除開對外戰爭,武朝對於民力的使用非常謹慎,這會一反常態,倒不是明朝想替武朝考慮,萬一要是起了亂子,最後損失還是他們。
聞言,年潤笑道,“漁陽以東多的是壯勞力,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能把命賣了,至於不想賣,我們有能力,也有義務幫他們想通!”
方程,想的僅僅只是轉嫁人力,延緩風險,給散亂在武朝,金國之間各部一個活過今年冬天的機會。
唸的是隻要有活下去的希望,人就不會為了一口吃的搞事。
求的是給人穿一雙鞋。
可這一切在年潤看來,不武人,行事太仁慈了,年潤希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能鬧事全部弄死了,也就沒人鬧事了,至於為武朝做事,不過是贖罪。
“……”
好傢伙,明朝一方直呼好傢伙,短暫的沉默後,一眾人明使看向年潤的目光全部變了。
若不是考慮到場合不對,高低他們得表示表示。
“咳咳!”
察覺到冷場,夏大川輕咳一聲,“對待盟友,我們武人歷來如春日一般溫暖,夏日一般火熱,可對待騎牆,牆頭草,歷來都是如秋風一般凌冽,都是成年人做了就得承擔,至於對待敵人嘛……”
“嚴冬是殘酷無情的!”年潤介面道。
武人歷來都是如此,根本不在乎什麼風評。
這樣的作風,短期內讓人頭大,頭疼,可長期的堅持形成了口碑,這些就是武人可靠的證明。
“說的好!”
張高東鼓掌道,“我們也是一樣,一群騎牆派,的確該教訓教訓,換做是我們,活路都未必會給!”
人員齊了就行了,怎麼齊的,接下來會死多少人,他們明人為什麼要在乎?
工程完成的越快,他們賺的越多。
左右最後就算有爛攤子,那也是武人去處理。
隨著張高東鼓掌,一陣熱烈掌聲快速響起。
時間敲定,人員敲定,明朝快速拿出碼頭的規劃圖,兩百多年海貿經驗,對於如何修建一座大型碼頭,明朝各方勢力不說了然於心,多少也能說上兩嘴,再說屁股後面還跟著海商,甚至不需要將應天府的支援,一份大致規劃的修建方案已經擺上了桌。
根據規劃,整體修建完成,大概需要用時八年,後續開發還需要三到五年,當然在不考慮人力消耗的情況下,這個時間可以節約三成,不過那麼做的話死傷就控制不住了。
而修成的後恬津港,港口規模,吞吐量,大概可以媲美現在明朝太倉劉家港,至於後續如何,就看武人自己操作,理論上擴至泉州港問題不大。
“劉家港?”
年潤敲了敲桌子,臉色有些不佳的說道,“我要沒記錯的話,貴國的劉家港已經有百年沒有投入了吧?”
劉家港,明朝第一大港,但這第一指得不是規模,而是時間上的第一,意義上的第一。
在明朝還未一統揚州的時候,太倉劉家港就已經被海商利用了起來,隨著明朝穩定,開海戰略執行,作為開發程度最高,距離應天府最近,絲綢聚集地的劉家港,直接被利用了起來。
不開玩笑的說,劉家港的存在,代表了明人對外開拓的精神,已化為一文化符號。
“年大人,劉家港的吞吐量可不小!”宋佳笑著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