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章

方程搖了搖頭,朝堂之上的事,他都未必能知道個全乎,更別說朝堂之下,百官之間談論的內容。

他現在又不是什麼正統官員,更沒有上朝的資格,小小轉運司裡,除開商鍾,小虎,李家兄弟,就連到目吏都沒配齊,就算想知道他從哪去聽?

總不能靠商鍾,李家兄弟,這種遊歷在朝堂之外的二代吧。

等聽到的時候,別說黃花菜涼了,指不定談論,都已經變成現實了。

“黃冊!”

老蒲點出關鍵,“四十年來,我朝欠下了太多功課,黃冊重錄就是重中之重,事情發生之後,朝中官員將事歸結與黃冊更新延誤,如今每天至少有上百本奏章上呈案牘司,要求重譜黃冊!”

黃冊,記錄了一國人口,土地,相關的重要資訊。

是皇朝核實人口,釐清人丁,田畝,國內資產分佈,農業生產輔助,兵員徵集,徭役徵調的根本參考。

更是朝堂制定政策的,輔助民生的依仗。

黃冊之上的資訊更替是否及時,內容是否可靠,都會對一國產生巨大的影響。

按照武朝立國之時制定的規則,黃冊每過三十年,當重新編撰一次,剔除無效內容,增補滋生人口,重測土地的情況,並且每過十年都需要一次大造,用以校對。

只不過,無論是每隔十年的黃冊大造,還是每三十年一輪的重撰黃冊,都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

人口暫且說,關鍵是清丈田畝。

而武朝顯然沒怎麼多財力,這一脫就是四十年,距離上次重撰已經過了足足五十年!

五十年啊!

不是五十天,當年的少年如今都已經是老朽一枚,不少人甚至都已入土,這黃冊還沒更新,還有意義嗎?

沒出什麼大事,得過且過,湊合的過吧。

可這會,問題出的最大就是黃冊登記,要是嚴苛按照黃冊譜寫的規則來,那可能歐那麼多皇城司,錦衣衛的碟子在武朝境內潛伏下來,而且一伏就是十幾年,二十年,要不是這些人做事見不得光,要不是老兵們嗅覺靈感,與日常中發現異常,這些人死後,他們後代真就沒法查了……

一想到這些,朝中大員那還坐得住?

黃冊,有錢得重造,沒錢咬著牙也得重造。

“重造黃冊,花錢就能辦完的事,找我做什麼?”方程不解。

黃冊,再方程理解裡就是戶籍冊,是一國之根本,但造的過程中除了花錢用人之外,好像沒什麼難點?

真心想造,方程不覺得以武朝的決心,造不出來。

“造,肯定是要造,發生這麼大的事,錢怎麼也哪挪?可怎麼造也是關鍵!”老蒲解釋道,“你在國債券上加上那個阿拉伯編號,被不少老臣所看好,希望可以加入新編黃冊裡,只不過這樣一來,所需花費的錢糧會更多!”

黃冊記錄的單位是戶,而不是具體的人。

之所以怎麼做,一是因為工作量太大,二是本來一張紙可以解決的問題,一下子可能就變成了數張,不要小看這點區別,黃冊編號後需一式四分複製,一份放在案牘司總部,一份落在州里,一分落與府,最後一份落與縣。

以千萬戶計,從人下手工作量就要暴漲數千萬份,光一個紙張成本就近百萬兩,這還不算筆墨,印泥。

每個三四年的時間,投入個四五百萬兩,這件事根本別想做成。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