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大長老脾氣爆,二長老相對柔和一些,平日對外交流也多有這位負責,瞭解的東西相對各位全面。
別看吳家傳承三百多年,軍功出了三十多位上造,更是有一人得伯,在京畿之地那也是上三旗老子號的從龍之人,可終究上不了中央舞臺,與武朝頂多也就是五流家族。
“好飯的確不怕晚,不過我倒要看看,這回上門他想要幹什麼?”
大長老微微點頭,接過陌生的拜帖,接著便是一聲冷笑,“三位老兄弟,猜猜,這是為什麼來的?”
“校場?”
“不錯,就是校場!”
吳家所依仗除開軍功,剩下的就是吳家校場,如果說過去從吳家走出來三十多位軍功上造,那從吳家校場裡走出的上造則有七十多位。
軍功上吳家或許無法和城中那些勳貴相比,但有一套成熟培養體系在手,才是吳家屹立不倒的關鍵。
“鷹揚軍,關騎衛充足,改革不停,發展不止,未嘗很長一段時間,武朝恐怕就需要為兵員頭疼了,這個時候注意到培養,倒也說得過去。”二長老吳士山對此到沒什麼看法。
關注下一代的培養,自身沒體系,那就找人幫忙,又縫幾十年來的大改革,別說別人在想,吳家自己也打算多培養一些族人出來。
“我覺得還是先見見!”
大長老把控方向,二長老負責對外,三長老負責卻是家中用度,看著一車車貨物從眼皮子流過,細算過大巴領一年賺取的財富,三長老吳士河眼饞啊。
別說他吳家眼饞,隔壁的李家也眼饞啊……
武朝土地不值錢,十幾代的人努力下來,頂多也就是保個衣食住行,真輪到財富真沒多少。
“那就見見,老二,老三你負責!”
“交給我們!”
……
“剛剛收到訊息,吳家同意見面,也就代表有的談!”
小虎拿到吳家發回的請帖。
陌生勢力之間拜訪都有一套規矩,方程不懂,小虎不同,和商鍾懂啊。
“商鍾,你怎麼看?”
住進馬格納專門為其修繕的小院,方程徹底放開自我,直挺挺的躺在柔軟的皮草墊上。
“京畿附近的武家,多是最早的從龍後裔,能傳承下來土地,人脈都不缺,唯獨缺錢,其他地方沒那麼勳貴,還能橫行發展,跨行發展,可在這裡,他們只能低頭望著腳下的土地!”
地區不同,情況完全不同,老舊的勳貴都被逼著新貴交權了,京畿之地武家有人脈有能怎麼樣?
沒有商業支援,僅靠那些土地,想富都富不起來。
尤其是四十年前被敵國兵馬莉了一遍,各類修繕,更是將箱底錢給逃了出去。
“拉攏他們最好的方式就給條財路,太安城下有四縣,環太安城還有十三個縣城,我們完全可以分出幾個縣城給他們經營!”
手爐銷售也是需要渠道的,自己弄沒時間,沒心思,本身就需要找地頭蛇幫忙,將吳家考慮進來是非常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