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成本,比對如今市場面,動不動幾百,上千文的懷爐,差的那不是一星半點。
“你的看法呢?”
“我的看法,當然是越多越好,三四百文不嫌多,二三百文不嫌少!”黃安意味深長看向方程,“不過,這是合作物件是別人的情況下,換在你身上,我總覺得你會搞出一些不一樣的!”
方程不是不會賺錢,而是賺錢的法子,總會在一些異於常人的角度,至少不明著賺,可暗地裡賺卻絲毫不少。
“你是越來越聰明瞭!”
方程笑道,一手勾住黃安的肩膀,“手爐的製造,現在看來多少有些難度,拋開宣白樓不談,你覺得民間那些小作坊復刻出來,大概需要多久?”
“這需要你怎麼看,如果只是小範圍產出,用熟練的鐵匠在手,花個五六天也就弄出來,畢竟這裡面什麼太大技術壁壘,反覆試錯,多花點材料,硬來肯定沒問題,不過大規模就不行,在熟練匠人,離開了模具,從無到有想要弄出來,怎麼也得花個半天時間,一天二三件,根本沒意義!”
木匠,鐵匠中大師傅,在民間還是能賺錢,尤其是掌控寶兵鍛造的鐵匠師傅,花個七八天的時間,打出一把十鍛以上的寶兵,買個八九兩不說輕輕鬆鬆,那也是簡簡單單的事。
一把寶兵,才用多少鐵啊?
一個個打個三四把,純利潤就在二三十兩,那日子活得不要太滋潤。
可讓他們來做手爐,一天二三件,一件就算能賺給一百文,看似結果差不多,可其中花費心力完全不對等好不。
“既然你都看出來,那還推什麼高價,我也不和你說什麼薄利多銷,我只問你一句,當單件手爐的利潤少於一百文的時候,那些民間大師傅還會考慮純手工製作嗎?”
“不會!”
黃安猛地搖了搖頭,“有技術師傅,完全可以去做寶兵,沒必要在上面死磕,而沒技術的師傅,想做他也沒那個能力!”
“那不就結了?”
“而且手爐真正大頭,不是其本身,而是燃燒用的油料!”
“手爐最基礎的質量在那裡放著,黃銅內膽,十鍛鐵為殼,只要不是砸了,普通磕磕絆絆,怎麼也能用個三四年,可每年需要油料你不能少吧?”
“民間那些鋪子,技術上我們卡不住,只要有人鑽研模具遲早就能被搞出來,可油料呢?別說現在這些工坊不是在工部制下,就是在內庫體系裡,民間根本沒人從事,就算讓他們去幹,他們也不敢!”
火油,目前在任何一國都是軍工用品,管制不是很嚴,可沒事也不會有人去選用火油取暖。
“賣火油?”
黃安摸了摸下巴,“別說,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火油提煉不難,只是火油本身不好控制,水潑不熄是火油最大的特性,戰場上無論進攻方,防守方,手上只要有大量火油,把控好天氣情況,一場火攻隨隨便便就可以起來,當然這些年來對等的法子也不少。
“火油的提煉,我們也在做,我相信很快那些麻煩就不在存在,手爐的價值人都看出來,初期會因其新穎的特點買單,可這終究不是長久的事,三四年後技藝被人攻破,到時候基礎由我們來做就不適合,和火油……”
方程從不會小看任何人,人口基數在哪裡,天知道民間是否有大神弄出更精巧的模具。
與其在底層來回,不如卡住火油,這才是真正的薄利多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