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季的糧食,任何一個國家都緩不過來。
尤其是各類矛盾深重的宋朝,每年八月到十一月,都是各地起義頻繁爆發的月份,豐收的喜訊也阻擋不了境內起義的出現。
都已經成規律。
造反上山落草受詔安,甭管活不活不了,配以宋人官場那尿性,造反就能當官,總會有讓一些人想賭一賭自己的運氣。
雖說這樣弄到了官身,在宋朝官員中屬下三濫,最沒有跟腳的那種,可宋人崇官啊,階級劃分明確,官身什麼來的,權利寡重,都不影響宋人想當官的想法。
今年九州各地打了大半年,所有人都累了,宋人那邊有既然有樂子,各方自然願意藉此休整一段,指不定比藉此強攻的效果還好,畢竟宋人內部只是造反求當官,甭管是造反的還是平亂的都是宋人,自家人鬧矛盾,外人還是別添油加醋,萬一原本想造反的,顧忌家國感情放緩了造反呢?
“聽說你要去漁陽?”
面對夏老頭的招呼,張賀接受的起來非常自然,他回來後,被困在太安城內的夏老頭就解綁。
“漁陽要去,其他幾個地方也要順帶走一遭,這一年來各方面用錢多,可收回來也不少,怎麼多錢留在地方,過去是不曾有的,不好好看看,我心裡不安分!”夏老頭沉聲說道,將剛才看的報表推給張賀。
朝堂與皇權最好不要直接接觸,直接接觸或許會增強辦事效率,可遇到事頂事,話懟話的情況,朝堂與君主之間就會少了緩和的餘地。
武朝默許大佬級高官的出現,就是因為有限的大佬,既可以充當朝堂與君主之間的潤滑劑,有可以避免權勢匯聚到一人身上
大佬從朝堂而出,甭管權利做大,其本身任就是官員,屁股歪了沒人支援。
同樣任何一位高官想成大佬,就必須得到皇權支援,沒有皇權扶持,有資歷你也刷不出來那麼多大功。
因此在他國的眼中,武朝歷代活躍的大佬,預設比對就是宰相,只不過武朝的宰相只有一個,大佬可以有數個。
“南部多郡今年的稅收,我也抽了不少,收上來地區比往年多,尤其是入關的費用,我駐在清河國,對清河的情況瞭解比你多,之前因為沒錢暫定的水利也在慢慢修,再以工代賑的基礎上,延伸出去的水渠五月開挖的,如今已經挖了一千三百多里,覆蓋六十多萬畝!”
武朝的官員是非常務實,以工代賑是國策,可具體到郡,府,縣,必然有自己的規劃,畢竟太安城制定的規劃無法面面俱到,各地都有各地自身的情況。
“一千三百多里,雖說只是末端的水渠,但這投入也不小!”
“少了一些上交,封庫都開了,你還差這點?”張賀笑道。
“差,怎麼不差,我可是做主開了封庫的,五百萬兩,填不了這個窟窿,我怎麼致仕?要知道我可比你大三歲!”
看似是抱怨滿滿,這可話說完,兩個快七十的老頭卻紛紛笑了起來。
二老結交與少年,為官四十多年,因為走的路是不同兩條線,沒什麼爭執與摩擦,有的只是扶武朝中興的野望,可過去四十年是什麼樣子,他們心裡太清楚。
如今,終於看到了中興的可能,誰能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