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五章 一地雞毛

隨著炳叔的離開,漢正街那些扁擔的格局發生了深遠的變化。

寧向東幾乎無法再出現在炳叔的底盤上,那幾個賣皮鞋的幾個商戶從一開始委婉的找他催債,訴說近期週轉不暢,發展到尾隨跟蹤,直至找到武鋼一招,堵在門口不讓寧向東出去上班,因為一旦進了武鋼大門,他們就沒法隨便進去了。

這事鬧的沸沸揚揚,連劉元貴也知道了,拿出一個月工資要借給他,寧向東拒絕了。

其實貨款總數也才四萬,進貨時已經支付了兩萬,剩餘的那兩萬,對商戶來說不過灑灑水而已,只是對上班的工薪族來說是一筆鉅額外債而已,劉元貴一個月也不過六百塊錢,這個數里還包括在武漢外派的補貼,寧向東說什麼也不能要。

眼下只有不斷催促龔強結款,不然在小範圍傳開,不明真相的其他商戶還以為他是言而無信之人,極有可能嚴重影響未來的發展,但是對公的生意哪有私人那麼快,單位的財務制度是層層審批,會計出納對賬,這個月預算,下個月出賬,這些錢都是財政撥款,上面沒有款項下來,下邊只能乾瞪眼。

寧向東在武漢焦頭爛額,四處躲避債主,即便如此他也暗自慶幸,當初沒有從炳叔那裡拆借,不然更把老人家陷入不易之地。

回想前幾天發生在院子裡的那件事,寧向東總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炳叔幾乎是沒有任何反擊,直接認輸,而且迅速收拾了行囊,離開漢正街,走的時候也一句話沒有交代,事後他曾經試圖跟炳叔取得聯絡時,才發現自己竟然不知找誰打聽,想來想去只有可能找李夢山詢問,立刻死了這個心思。

“李夢山就是個二百五,哪有他遠房堂妹李夢風機靈!”趙偉聽說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後,脫口就罵。

而目前的情況是,輝伯也不見了蹤影,似乎跟炳叔前後腳消失了,小酒館只留下李夢風獨自看店,寧向東曾經去店裡看望過,這個小丫頭沒心沒肺,完全意識到看似平靜之下湧動的暗潮。

面對這種情況,寧向東也沒有把情況告訴李夢風,以免單純的小女生跟著瞎操心,只是再三提醒趙偉,最近少去漢正街蒐羅片子。

趙偉卻不以為然,這次發生的情況讓他自我感覺良好,從開始就認為寧向東自己正常拿貨,正常做小買賣,沒必要跟扁擔們攙和在一起,卻完全忘了最初接觸漢正街的扁擔們是從輝伯開始的。

不過他最近確實去的也少了,原因只有一個,全世界更新的電影,只要是有中文字幕的,都已經被他收入囊中,從在漢正街購買了第一盤錄影帶起,大概得有上萬塊錢投進了這項愛好。

趙偉的父母倒是不太乾預孩子的這個興趣愛好,畢竟比賭博好多了,上次被公安處抓賭,他的父母一度以連軋廠風氣不好為由,差點找人把他調走,趙偉家裡在並鋼有點人脈,託關係調動一個普通的三班倒工人還是小事一樁。

只是寧向東並不知道,趙偉父母早已把他墊付的八千塊錢交給兒子,但是趙偉卻隱瞞未還,這幾天眼看著寧向東上躥下跳,被兩萬外債逼的經常在車間過夜不敢回一招,他心裡很是過意不去,但是那八千里面有七千已經變成了錄影帶,手上僅剩的一千塊錢和兩萬相比無異於杯水車薪。

就算現在給了寧向東也於事無補,乾脆等以後湊夠一起還,現在還是留著再收幾盤錄影帶吧,畢竟今後再來武漢的機會很可能就沒了,再說寧向東只要堅持挺過這二十幾天,就苦盡甘來,滿血復活了,如此一想,趙偉釋然,繼續違心無愧一天天。

現在並原和武漢兩地的情況反了過來,以前是龔強一有風吹草動就給寧向東打傳呼,如今是寧向東天天給龔強打電話問營業額流水,以及色織廠的結款情況,把龔強逼的萬般無奈,只好給趙寶庫打傳呼。

趙寶庫從廣東回來也有一段時間了,最近神神秘秘,跟寧向紅兩人不知在商量什麼,只是原來經常想法設法逃班曠工請假不去上班,這次從廣東回來後,卻異常熱衷泡在車間,寧向紅更是下了班就往自己那個已經退休的師傅家跑,搞得老大姐經常擦拭眼角,逢人就感嘆,衣不如新,人不如舊,看看當年自己帶的徒弟向紅,雖然不是學的最好最用功,但是卻是最講感情,這都獨立上機多少年了,還沒忘自己,比現在當了大班長的二徒弟來的都多。

趙寶庫聽龔強說完了寧向東在武漢進入困境的事後,急的當時就打算立即動身過去,幸好這次龔強在電話裡表現冷靜,一句去了也沒什麼作用,眼下的問題還是錢的話,讓趙寶庫也冷靜了下來。

“其實,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兒,問題是現在是真沒錢啊。”龔強哀嘆著。

趙寶庫反覆思量了一會兒,說道:“我想想辦法。”

掛了電話後,趙寶庫反覆思量了半天,最終決定把影印店賣掉應急,同時再把跟寧向紅商量的計劃付諸行動。

這次的決定是一件大事,絕不同於跟寧向東和龔強投資鐘樓街的店鋪,三個人合作他是抱著混在一起玩玩的心態,就算賠個精光也傷不到筋骨,但是把影印店賣掉卻是對未來也會產生影響的重大行為,因為他這個店不僅僅是守在街裡接個打字影印的小買賣,而是同時承擔著很多單位辦公室影印機的售後服務以及耗材更換等業務,這才是他最大的隱形收益。

寧向東接到趙寶庫打來傳呼後,給他回了電話,聽說要賣掉影印店時,第一反應不是勸阻,而是想買下來。

“寶庫哥,如果你真打算賣掉,那就賣給我。”寧向東說道,事實上這次對話,是這兩人在未來各自走上不同創業道路的里程碑式的節點。

“你先把眼前的事解決了再說,做生意野心不能太大了。”

“這點事根本不用費心,再過二十天自然就解決了。”

“那還是有問題,別人做生意為什麼沒有發生這樣的問題?”

“事發突然,誰能想到炳叔忽然出事,他的擔保失效了。”

“所以說,凡事還是要靠自己!”

“那你把店賣給我,這次我自己接了,不跟別人合作。”

“我這店想賣十萬,你有嗎?”

“……我給你打借條,按手印的那種。”

“呃……”

“寶庫哥,這個店你要真的不打算要了,就給我,你要捨不得,但有難處不得不賣,也給了我,”寧向東懇切的說道:“不管怎麼說,在我手裡,也不算真的跟你沒有關係,何況當時選這裡開店,還是為了離我姐近點,賣給別人可就一點念想也找不回來了。”

不得不說這句話深深觸動了趙寶庫,從寧向東在部隊服役時,他就弄起了這個店,真要轉出去,還是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