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章 底蘊

城隍廟邂逅故人,而且還是這裡的值守人,耕夫甚是歡喜。

根據蔡義和講述的城隍廟野史以及文物局考察的資料,耕夫腦子裡大概形成了概念,儘管疑點頗多,但此建築定義為明朝所建並無爭議。

同時,正因為頗多的疑惑反而激發了探究的興趣,因此眾人在廊坊坐片刻後,便起身來到大殿。

對於潘郎造像的疑點,耕夫並沒有多加考證,儘管這位古代將軍的生平傳也是漏洞百出。

耕夫的興趣在於建築本身,這座正殿的規制,幾乎完全按照明朝成例,然而有幾處卻令人費解。

明朝是中國古代禮制極為嚴格的朝代,對庶民宅邸也有詳細的等級劃分,文物局對這座建築多年前就曾下過定論,廟非廟,宅非宅,蓋因既沒有城隍廟的特徵,建築風格又逾制太多。

耕夫此行之前也曾遍閱史料,現在來到現場親眼所見,果然如資料記載,廬舍倒是依制,未敢超出三間五架,然而嚴禁使用的斗拱、彩色卻歷歷在目。

這可是明朝開國之初洪武年即立下的規制,貫穿整個朱明王朝,一百多年後也只是架數可以多,間數嚴禁增加。

“你怎麼看?”

耕夫向身邊的蔡義和問道,他深知對方歷史造詣之深,又獨自在鵝嶺深山,徜徉十數年不走,必然有深刻見識。

蔡義和身居城隍廟許多年,未嘗不是一探究竟,研史與鑑古異曲同工之妙,快樂都源於眾生皆醉吾獨醒來,堪破真實一剎那間的愉悅。

蔡義和沉吟片刻後,開口道:“舉凡種種之怪現狀,非止宅邸的逾越,殿內佈置更有諸多不宜之處。”

耕夫一句話也不,甚至連呼吸都放緩了,生怕有任何不合時夷響動影響了蔡義和掀開歷史謎團的興致。

“寧,上次你拿走的那扇門板,還記得是什麼花紋嗎?”

寧向東哪裡還記得清楚,想了半才猶豫的道:“好像是一朵牡丹花……”

當時蔡義和要拿門板去堵羊圈,寧向東因為喜愛那些繁複的花紋,所以連同一些碎料,花一百塊錢買了下來。

看到耕夫警惕的瞪一眼,蔡義和笑著對他道:“文物和歷史價值幾乎沒有了,跟你剛才看到的那幾根木條一樣。”

“那門扇上面的花可是牡丹啊……”蔡義和悠悠的道,一瞬不瞬的望著耕夫。

耕夫的雙眼再次瞪的滾圓:“牡丹?鳳冠霞披牡丹花,這是皇制啊!”

蔡義和微笑不語,很享受耕夫受驚後的表情,這跟他當初在後殿基座下看到這扇門時的震驚程度是一樣的。

這時文物局的兩名同志從旁邊路過,聽到蔡義和的話卻無動於衷,只是客氣的笑笑。

耕夫忽然有所領悟,道:“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