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任何方案都是雙刃劍,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陸靖的雲江化、本土化、本土化生存,保證了他政權的存在,同時也造成了另一個問題。
造成了陸靖的心理問題,他內心分裂了。
因為他搞雲江化,他本人又不代表雲江士族,他對雲江士族是無可奈何地依靠,他並不相信雲江士族。
所以,陸靖的晚年疑神疑鬼,剛愎自用,行事乖張,內心分裂。
結果他用刑嚴峻,陸國上下言路不通。
大家都不說話,都不提意見,都不講真話。
這樣國家怎麼可能不亡?
更何況,雲江士族也不是中原士族的對手,當天下大部分歸了元之後,它自然而然也就對抗不了了。
所以,陸國最終滅亡了。
為了建國,陸靖吸取了胡嵐與士族矛盾的教訓,他順勢而為,採取了雲江人治理雲江的辦法,把陸國的命運和雲江士族的命運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這樣,陸靖才在群雄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如果說陸靖靠父親打下的基業,那子陽就是什麼都沒有了。
胡國是非和平演變,陸國是本土化生存,子國就是計劃外。
白砂為陸靖做規劃的時候,三分天下里面,也沒有子陽的位置。
子陽這個人也有優勢,他又貧窮,又高貴。
實際上,他的隊伍裡卻並沒有人出身名門望族。
尤其是他手底下的楊刀,楊刀此人,對士族深惡痛絕,他是最瞧不起士族的。
所以胡嵐喜歡楊刀的有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楊刀蔑視士族。
這讓對士族有苦不能言的胡嵐感到很過癮。
子陽是這樣的一個出身,碰上了這樣一個機緣。
如果當時胡嵐不打海城,也很難說後面會怎麼發展。
剛好胡嵐又打海城,剛好海澄又死了,剛好陸靖又和他聯盟了。
然後他們倆聯合在一起,實力大增,又剛好把胡嵐給打敗了,他就趁機奪了海城的南方四郡,得以慢慢發展。
又碰巧的一件事是,桑峰又是一個胸無大志,沒什麼用的人,然後他又得到了豐州。
所以,他所有得到的一切,不僅別人意想不到,連他自己都是意想不到的。
所以,他是計劃外的。
因為按照程序,肯定不可能會有他的。
這大概就是異軍突起了。
他整個建國程序,基本上都是跟著胡嵐走,所以子陽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在這裡。
他盯著胡嵐,胡嵐怎麼做他就不怎麼做。
胡嵐在前面闖路,是第一個跟士族對抗的人,所以被眾人罵死。
子陽盯著胡嵐,看胡嵐怎麼做,也從中吸取教訓。
他曾經跟明竹說,他所做的事情,都是跟胡嵐反著來的,胡嵐這樣做他就那樣做,只要跟胡嵐反著來,他就成功了。
這就是子陽很聰明的一個地方。
所以人不能跟風,盲目跟風,是最蠢的行為。
不過,子陽也有一點是跟著胡嵐一起做的,那就是建國之路,胡嵐稱王,他就稱豐州王,胡昀稱帝,他就稱帝。
所以,子國的建立是剽竊鄰國,沒有什麼創意的。
不過有一個點不可否認,子陽的確是一個英雄,而且子陽的出身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他比其他人更懂得民間疾苦。
這樣,子陽就更懂人心,更懂人性。
養尊處優的人是不好的。
劉元之所以會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是一個貴族公子哥,養尊處優,不懂人間疾苦,也就不懂人性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