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七二章:馬不揚鞭自奮蹄(四)

求收藏、求推薦。

分別的眼淚、傷心的日子、難忘的歲月、動人的場面使這位患者永生難忘。

這分別的眼淚包含著朝夕相處的依依不捨,是重獲健康、如釋重負的欣喜的眼淚,是患者對醫者信任依賴、百感交集的眼淚,是患者對醫者進行救治的感激不盡。

願疫情早日退去,人間處處綻放笑顏。

這次大疫,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的蒙面英雄,在醫院救治病人時,身穿白色防護服、頭戴防護罩、口戴口罩,就是一個個身披白色戰袍的勇士。

患者出院後,醫患之間可能一輩子再也不相見,你救過我的命,我卻不曾看清您的臉,但是這些蒙面英雄們溫暖和堅定的身影,給了無數患者巨大信心和決心。

最讓雲暖和前來支援這家醫院的所有外地醫務者永生銘記的是,這家醫院院長武寧院長,一直在抗疫期間晝夜奮戰在醫院。

就連武寧院長的博士生兒子武康平,竟然也在這家醫院,默默擔任清潔工志願者已經一個多月了。

原來在疫情出現之初,因患者增多而產生的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增多,每天幾乎是堆積如山。

垃圾量的增多,就相應增加了醫院的保潔員的工作量,原有的那些保潔員根本忙不過來。

武寧院長對宅在家裡的兒子訴說,醫院垃圾來不及處理的煩惱,兒子武康平一聽,立即在朋友圈發出呼籲。

於是在武康平的倡議下,他的幾個宅在家裡的同學,相繼前來醫院充當志願者,幫助醫院清理垃圾。

一位博士高材生、三名研究生都化成了一名清潔工,武康平等人每天不是幹著拖地、擦桌子、消毒的工作,就是清掃垃圾、收集醫療垃圾,他們乾的很投入,也很開心。

幾位高材生沒有絲毫的怨言,做好自我防護埋頭苦幹,一個多月來配合醫院清潔工,把各自分管的區域整理得乾乾淨淨。

武寧院長身先士卒在一線搶救患者,他在讀博士的兒子不怕危險前來做義工,而且在他影響下,三名大學同學也踴躍加入醫院的保潔工作中。

雲暖望著走廊西面的牆角邊,那身穿防護服在垃圾桶旁,正在小心翼翼收集歸納醫療垃圾的忙碌身影,那是一個在讀博士生忙碌的身影。

雲暖熱血沸騰,怪不得來這家醫院最初那幾天,感覺到髒亂差、亂哄哄的樣子,可那種狀況也就沒出現幾天,醫院又恢復成了現在乾淨整潔的環境,一個醫院應具備的整潔環境。

原來有這些勇敢的江寧志願者們在默默奉獻著,這些跟他年紀相仿的90後年輕人在不計報酬得奉獻著,不錯,江寧市是英雄的人民,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在這段時間,張護士長他們為節省時間、方便工作,已經把白色防護服當成了“記事本”。

由於防護服沒有口袋,護士們拿本子佔著手,工作起來又不方便。

張護士長和同事想了個辦法,用紅色簽字筆寫在防護服的醒目位置,就這樣,把一次性防護服穿成了“記事本”,一衣兩用呀。

張護士長白色的防護服上肩上、腿上、袖子上,前胸上寫完了歪歪扭扭的大小不一的字。

“2號病床要量體溫。”

“7號病床午飯後要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