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王雅也戀戀不捨離開了家鄉寧西市、離開了她為之默默付出的近20天的春花小區志願者的崗位,她要回內地的公司上班。
臨走前,她委託王輝交給淼淼一個小禮物,一個用粉色包裝紙精心包裝的密封的小盒子。
寧西市身患病毒的病患在醫院的治療下,也全部出院,病毒患者清零,但是全體市民並沒有解除提高警惕、共抗疫情的這根弦。
淼淼小姨依舊為了上好每一堂網課,每天挖空心思備網課、做軟體,力求在四十分鐘內達到最大、最好的效果。
她每天眼睛都盯在網上,佈置、批改作業,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後,她還經常拿著手機跟最近表現差的學生聯絡。
她苦口婆心得規勸那些學習下降、自律性差的孩子,只為喚醒他們不負韶華。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她想多培養些如同鍾南山、陳薇、李蘭娟、以及平凡的醫護人員、警察、基層幹部、科學家等有用之才,她要培養孩子們眾志成城、克服萬難、有戰必勝的信念。
淼淼的堂姐鈺鈺雖然“宅”在家裡,但這段時間也沒閒著,承擔單位後勤管理工作的鈺鈺正按照單位的要求,每天收集單位宅在家裡同事們的體溫測量匯總情況。
這項工作鈺鈺已經統計上報十幾天了,將微信圈裡同事拍攝的體溫計溫度匯總上報。
鈺鈺的單位已有部分同事在工作崗位生產,但是一大部分同事跟她一樣在家靜心修身養性,可是公司對每位工作人員健康情況非常關心。
公司要求後勤人員收集所有人體溫並進行彙報,倘若體溫異常,要及時彙報給相關部門,以確保醫療部門在這次疫情中將患者“應收盡收,不漏一人”。
當前,全國的抗疫情況日漸向好的方面發展,有些省市的生活開始逐步恢復正常。
進入三月份,居民們安心在家和手持健康卡適時出門購物的兩種生活狀態,開始在張姐等工作人員安排下有序進行。
春花小區的中心廣場開始熱鬧起來,有小孩開始放風箏、蹬滑板車,中年人坐在太陽底下抽著煙、聊著天,老人們慢慢溜達著。
可以看出,寧西市各族居民“宅”在家裡一個多月來,擔憂、焦慮、感動、期盼……
各種複雜情緒交織在心,大家似乎都看懂了許多,每個人如同閉門反省的修煉家,在沉靜的日子裡經歷了一場靈魂的洗禮。
大家發現生活中一切都會有變數,就如這場疫情,改變了寧西人春節串親戚的慣例,很多根深蒂固的傳統都可以改變,原來微信拜年、“雲”拜年也是一種先進科學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家宅在家裡天天看著新聞報道,知道了這個世界上,只有健康才是王道,也更加珍惜了平常的日子了。
伊老太太這段時間一直給孩子們嘮叨,人要有一顆尊重的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動物、尊重大自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