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一七章:我見青山多嫵媚

王老漢興沖沖地告訴榮森,“榮縣長,知道不,今年這塊地每畝地承包費500元一畝,知道,明年承包費漲到多少錢了嘛?”

他見榮森搖搖頭,呵呵一笑,伸出八個手指頭,咧著嘴笑道:“800元一畝地了,每畝地漲了300元。”

王老漢乾癟的嘴露出零落的幾顆牙,笑得像孩子般純真幸福。

“漲這麼多?每畝地漲了300元。那您老的20畝地光承包費就有16000元,夠您花的了。”榮森有些詫異,土地的流轉承包費幅度漲得真有點大。

2020年秋季,寧西地區的玉米價格上漲,30的水分每公斤都在1.8元左右,是近十年來價格最高的一次。

看來,種植玉米的農民,今年都獲得大豐收。

王老漢是個孤寡老人,他20畝口糧地每年承包出去。

去年深秋,王老漢20畝地承包費1萬元,今年轉讓出去高達18000元,對王老漢來說是筆不菲的收入。

榮森盤算著,2021年這王老漢是不會返貧了。

王老漢點點頭,喜滋滋地說著,“這塊地被一個內地老闆承包了,他一下子承包了1000畝地,準備明年種植玉米,今年玉米價格好,老百姓和老闆們都發財了,今年是個豐收年。”

望著王老漢喜氣洋洋的神色,榮森深受感染,他從王老漢褶皺的臉龐看出來,農作物價格上漲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多麼歡欣鼓舞的事呀!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的變化牽動著老百姓渾身的神經和喜怒哀樂。

結對子戶王老漢談起2020年的土地收成時興致勃勃的,道道溝壑的臉褶皺更深了,一臉樸實而憨厚的笑容。

榮森從這個老農民身上深深體會到,農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和依賴。

跟王老漢聊著家常話,淼淼的電話就打來了。

“二哥,這個雙休日有時間不?到我家吃個便飯,就是我跟露露的婚房,杏花苑別墅。”淼淼爽朗的聲音發出邀請。

榮森連忙應允道:“好呀,我在寧南縣郊區等你,就是上次你來接我的王叔叔家。”

“哦,就你的結對子戶家呀,好,20分鐘就到了,晚上想吃啥?”淼淼放下手中的筷子。

巴哈提用手機掃描餐廳微信二維碼,付完飯錢。

“吃魚吧,有陣子沒吃魚了。”榮森笑呵呵對著電話裡的淼淼商量著。

“好的,二哥。”淼淼爽快應允。

淼淼跟榮森結束通話後,問站起身的巴哈提,“哎,巴哈提,你那個捕撈伊犁河魚的朋友今兒個有沒有新鮮魚?”

巴哈提爽快回答道:“放心,交給我了,我現在就去他家看看,對了,昨兒個劉鳴買了不少蝦蟹。

淼淼跟巴哈提分手後,驅車去接榮森。

望著風塵僕僕的淼淼,榮森一臉的詫異,驚愕的語氣問道:“淼淼,你這是幹啥去了,不會是到建築工地當小工去了吧?”

淼淼發動車子,嘿嘿一笑,“最近接了兩筆伐木的生意,今兒個剛乾完。二哥,咋樣,適應寧南縣的氣候了吧?”

榮森坐在副駕駛位上,邊拉安全帶邊說:“適應了,就是有點想你嫂子和侄子、侄女了。”

“二哥,嫂子要是沒啥事,寒假讓她帶著侄子、侄女來咱寧西住上一陣子,你們也好來個大團圓。我家屋裡客房多,能住得下。”淼淼熱心地邀請著。

“這倒沒啥,寧南縣考慮挺周到,我們這些援疆幹部家屬來,都有地方住。”榮森掏出手機放在中間的檯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