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掏出手機,對著榮森說道:“哥,這裡訊號不好,我讓韓文買就是了,錢的事,等他買回來再說吧。”
榮森、地裡夏提和淼淼三人開始用鐵鍬挖坑。
米贊拜克父子倆騎著馬去放牧。
吃午飯時,卡勒比亞特告訴他們,他畢業當年回家創業,子承父業養殖牲畜,縣政府給他5萬元創業基金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
同時,有關部門又給卡勒比亞特免息貸款30萬元。
有了政府的支援,以及鄉村基層組織的幫扶,因病致貧的貧困戶米贊拜克在兒子畢業當年回鄉創業就脫了貧。
在縣、鄉、村三級組織的大力幫扶下,因病致貧的米贊拜克家現在有200只羊、30頭牛。
這個冬季,他一家三口又給別人代牧600只羊、100頭牛。
寧南縣冬季代牧費是按照棚圈的座數來核算的。
代牧人自己來提供圈舍,米贊拜克父子倆給其他養殖戶代牧一座容納100頭牛的牛圈,一座容納600只羊的羊圈,每月的代牧費共一萬元。
僅2020年一年下來, 米贊拜克飼養自家牲畜和代牧的淨收入就達到20多萬元。
吃飯時,卡勒比亞特興致勃勃地暢想著,過了這個冬季,他用4萬多元的代牧費再購買一頭西門塔爾種牛,發展擴大養殖業。
西門塔爾牛相比褐牛在產肉量、產奶量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優勢。
初冬的風淒涼寒冷,捲起凋謝的樹葉,帶著枯黃的野草漫天飛舞。
米贊拜克去放牧前,在地面上用鐵鍬做了標記。
榮森等人按照米贊拜克做的標記開始挖坑。
因為是臨時棚圈,明年開春就要拆除掉,坑挖的不必太深。
每個坑直徑20公分,深35公分左右。
雖已初冬,但地面還沒冰凍上,挖起來不太費勁。
榮森、淼淼、地裡夏提三人各幹各的,每人負責一排。
三個大男人也不說話,自顧自低著頭,埋頭苦幹。
榮森挖完自己的將近20個坑,已滿頭大汗。
他從衝鋒衣口袋掏出餐巾紙擦拭著額頭和脖頸上的汗液。
看著淼淼和地裡夏提的勞動成果,不由汗顏。
淼淼已經挖完了兩排,第三排也挖完了一大半。
地裡夏提第一排坑也已挖完,眼看著第二排坑也到盡頭了。
榮森氣喘吁吁喊道:“休息會吧,不累嗎?”
淼淼雙手扶著鐵鍬把,右腳使勁蹬著鐵鍬,抬起頭說道:“你們休息吧,我要一鼓作氣,把這些坑挖完。”
地裡夏提也接著話茬,“幹完再休息,要不,待會兒就沒勁幹了。”
三人繼續幹著忙碌起來。
又一陣狂風颳來,腳底的樹葉被風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