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張三南和皮牙子鄉水管站副站長楊貴是遠方姻親關係。
倆人合夥在玉米水費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做起了文章。
為避免別人產生懷疑,他倆故意當著鄉領導和各族農戶的面為澆水扯皮,鬧得不可開交。
倆人故意擺出一副相見兩厭的假象,迷惑了外人。
這也是巴特副鄉長等人,沒往深層挖掘的原因。
楊貴每年私吞數萬元水費,證據確鑿。
辦公室的門敲響,拉回了蔣領導的思緒。
他依舊保持之前的姿勢坐在椅子上,“進來!”
一位戴眼鏡的矮個男子走了進來,是鄉里紀檢書記李斌。
李斌將一沓厚厚的資料放在辦公桌上,看著滿滿的菸頭忍不住皺眉,“蔣領導,張三南和楊貴都交代了,你怎麼還,哎,少抽點菸,你這身體要注意的。”
李斌欲言又止地看著蔣領導。
今天半晌午,種植大戶張三南和鄉水管站副站長楊貴都如實坦白了。
同事們都在慶祝呢,唯獨蔣領導愁眉不展的神色。
“哎,我在考慮一件事,基層幹部不熟悉農村生產生活,會給工作帶來多少隱患呀!”蔣領導將即將燃燒殆盡的菸頭按進菸灰缸裡, 頭也不抬地嘟囔著。
李斌慚愧地請求領導批評,“蔣領導,怨我們工作不深入細緻,才造成這種局面。”
蔣領導直言不諱,“讓你們部門的人員別整天坐在辦公室裡,監督哪個同志遲到、早退的,多走到農民家中的坑頭或田間地頭瞭解下農業生產的常識,鄉鎮的工作就是跟農牧民打交道,不瞭解些農牧民的生產生活常識,怎麼行呀?!”
聽蔣領導旁敲側擊的敲打,李斌忙不迭點著頭,神色黯然,“那這個案子移交到縣上了?”
蔣領導斬釘截鐵、毫不留情回答:“該咋處理咋處理,按程式辦事,這個楊貴自以為聰明,做的神不知鬼不覺,這叫玩火者必**。”
張三南和楊貴的案件,一週內移交到縣紀檢部門。
而淼淼洞察秋毫的毒辣眼光和豐富的農村常識,給皮牙子鄉的同事留下深刻印象。
更讓縣鄉兩級領導刮目相看。
一週後,經寧南縣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安排一批年輕黨員幹部下鄉鍛鍊,開展鄉村振興工作。
名單中有傅淼淼的名字,是皮牙子村第一書記。
他是寧南縣最年輕的“第一書記”。
同時,政府掛職副縣長榮森也主動向組織紀檢部門提出迴避,懇求主動調離皮牙子鄉分管領導的崗位。
榮森不日被調整到紅旗鄉擔任分管鄉鎮和結對子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