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啃著一塊削掉肉塊的骨頭。
淼淼嚼著骨頭上的肉筋,情不自禁讚賞,“風乾羊肉亞麻牌子(非常好)。”
露露也直點頭,“這才是最正宗的風乾羊肉,小時候我吃過,這才是小時候的味道。”
波拉提啃著一塊碩大的羊腿把子,“託海,皮牙子村,就你家的風乾羊肉最正宗。”
託海將一盆肉全部削成塊狀,分成一大一小兩盤。
大盤留在長條形茶几上,讓客人們吃。
小盤放在正方形茶几案板上,留給自己父母吃。
他用未使用的小勺把肉和麵條攪合在一起。
熱情相邀道:“吃,風乾羊肉納仁。”
淼淼三人用小勺挖著吃,很香,沒有一點羶味。
尤其是擀麵條有股特別的濃香味。
露露吃了不少,尤其是那噴香的擀麵條。
賽馬手託海吃納仁時沒用勺子和筷子。
他右手五指併攏,像個小手扒似的,往盤裡一抓一捏,把納仁再往嘴裡一塞,吃了起來。
他見露露訝異地看著他,輕笑著解釋:“抓飯不一定非得是米飯,納仁也可以抓起來吃,方便,吃得多,亞麻香。”
淼淼大笑道:“今天長見識了,抓飯抓飯,不一定是米飯,納仁也能抓起來吃。”
坐在方形案板茶几旁的女主人吃了幾口納仁後,站起身來忙活起來。
只見她將煮麵條的麵湯倒進大盆裡。
隨即,又朝盆裡倒了些酸奶,用勺子使勁攪拌著。
露露好奇地低問:“老公,阿姨在幹啥呢?”
波拉提爽聲替淼淼回答:“在準備納吾肉孜粥呢。”
淼淼開始給妻子介紹納吾肉孜粥的相關常識:“哈薩克族有個講究,不喝粥就意味著沒有過這個節日,所謂納吾肉孜粥,就是家家戶戶用上一年剩餘的糧食和食物,再配上7種佐料煮成的稠粥。做這種粥時一般不宰殺牲畜,要用往年剩餘的糧食和冬宰後貯藏了一個冬天的燻肉製作,並儘可能做的豐盛些,表示家裡年年富足有餘。”
露露好奇地問:“哪七種原料?”
波拉提搶著回答:“一般都是大米、小麥、大麥、麵粉、葡萄乾、牛奶、燻肉。”
託海右手繼續抓著納仁吃著,他俏皮地跟波拉提打趣道:“今天,我家不是七種原料,而是九種。這下,你打臉了。”
他見淼淼滿臉的疑惑,耐心解釋道:“納吾肉孜節是我們哈薩克族最重視的節日,比波拉提他們維吾爾族人還要重視,老祖宗講究,製作原料一般都是七種或九種,原料是單數,不能是雙數,跟你們漢族正好相反。你們漢族人請客飯菜要擺雙數,我們納吾肉孜粥必須是單數, 七或九,今天是最尊貴的醫生和客人來了,我媽媽就做了九種原料。”
原來,白天時,露露給女主人義診後,開了些降壓藥。
女主人很感恩,原本使用七種原料,臨時增加的兩種,酸奶和麵條。
當一碗粥端到淼淼面前,看著乳白色的粥,他品嚐一口讚不絕口。
白色粘稠的納吾肉孜粥,香味溢著酸味,酸香可口。
露露喝著納吾肉孜粥,眉開眼笑,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擀麵條這麼香呢,原來是在納吾肉孜粥裡熬製出來的。”
託海拿起一瓶淼淼帶來的寧西特曲,“來,喝酒助興吧。”
淼淼這才感覺剛才餓得那種飢腸轆轆的感覺過去了。
他跟波拉提互視一眼,開始言歸正傳。
波拉提講述來意後,詢問託海,“怎麼樣?”
託海沉思一會兒,提出條件,“你們也看到了,我家不缺錢。我去跑馬場主要是想當訓馬教練或馬術教練。我要求村委會和鄉政府出面聘請我,期限至少是五年。”
他看出了淼淼內心的疑惑,對他坦誠相告,“我從小就喜歡馬,3歲就能騎著小馬駒到處玩耍,10歲開始練習賽馬。可惜,上次拿了國際級三等獎後,喝了慶功酒後,得意忘形,醉酒訓馬,沒想到摔了下來,摔斷了右腳韌帶,不得不離開賽馬隊。用你們漢族人的話來說,我是到手的肥肉換骨頭不甘心呀!前年回到皮牙子村,幫家裡放牧兩年,我一直不忘賽馬和訓馬,現在你們給了我這個平臺,可是畜牧業合作社畢竟是個群體組織,我需要得到村委會和鄉政府的認可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