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一章應該是三氧化二鐵才對,這件事千萬不要告訴我化學老師……下午還有一章
銅鑼敲響,滿載貨物的舟船駛出鄆城堤岸,劃入春日裡平靜無比的大野澤中。
岸邊的碼頭上的臺閣處,擺出了一個黝黑的案几,兩個蒲草編織的席位,瓷盤上盛放可口的嘉柔,還有個美婢舉著漆壺倒酒。她看向右邊上席小司寇的眼神是敬畏和好奇,瞧向左邊那位魁梧大漢的眼神,則是羞澀和緊張。
因為即便以後世的眼光看,那位陌生的賓客長得實在是太過英俊了。他高大魁梧身長八尺二寸,面容和雙眼熠熠有光,在自己倒酒時,還對自己笑了一下呢!那嘴唇鮮紅猶如硃砂,牙齒整齊猶如編貝,加上黑松針般的鬍鬚,活脫脫一個頗具陽剛氣息的美男子。
這一笑讓美婢的小心肝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她兩腿發軟,就差自薦枕蓆了。
所以,當美婢從小司寇和賓客的對話中得知,此人就是橫行大野澤多年,殺人如麻的大盜柳下蹠時,頓時嚇得打翻了漆盒,酒水食物灑了一地。
“下妾該死!”她像只受驚的小鹿般蜷縮在地上,再也不敢抬頭看對面的美男子一眼。
她也總算弄明白了,旁邊侍候的司寇親信穆旅帥,田卒長為何如此緊張,她現在只想快點結束侍奉,躲得遠遠的。
因為傳說中,這個盜蹠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
無恤抿了口薄酒道:“不用懼怕,關於柳將軍的傳聞很多,說他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不祭先祖是真。但剖人心肝,炙人肺腑而食卻是假的,大野澤中雖然窘迫,卻尚未到這種程度,子石你說是麼?”
子石,正是盜蹠的字,他也滿飲用一樽酒,聲音洪亮合於黃鐘。
“然,道聽途說不可信也,就好比我聽說趙小司寇仁德而講信義,孰料也是個背信棄義之人!”
“大膽!”無恤的兩名護衛勃然大怒,卻被無恤制止了。
“子石也不能全怪到我身上,你幫趙氏在雪原擊敗齊軍後卻又縮回大野澤去了,這是第一次錯過。我父在西魯的時間長達兩月,期間我數次邀你登岸,你卻猶豫不決,以各種藉口拖延,這是第二次錯過。等你終於來了鄆城,我父卻因為急著趕回晉國,不能等你,這便是第三次。你難得來一遭,又怎能讓你輕易歸去,所以才讓本地屬吏將你留住,等我來與你見上一面。這期間要是有招待不周的地方,無恤先陪罪了。”
在去年入秋偷襲鄆城被鴛鴦陣打得潰敗後,盜蹠便失去了與趙無恤較量的資本,只帶著千餘嫡系群盜苟延殘喘而已,還被迫為趙無恤襲擊衛國城邑。等到齊趙在西魯鏖戰時,他也不知不覺參與到這種時代的大事件裡去了,也算為趙氏立下小功勞。
趙無恤當時的承諾是:“助我擊齊軍,擒齊侯,無恤願保你為趙氏家臣,以君之才,甘願屈居大野澤一隅?千室邑,萬戶縣,何足道哉!”
可盜蹠一回頭,卻恍然發現,隨著趙無恤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西魯的徠民策略也大獲成功。在大野澤周圍生活的三四萬群盜和家眷,已經有一大半被吸引到了岸上的田畝裡做編戶齊民了,盜蹠已經失去了群盜之首的權威,現如今更是僅能保有數島。
趙無恤不可能接受他不降不戰,現實已經很明朗了,他若是不能另謀出路,就只有敗亡一途。
但多年暢快的大盜生活,如今卻要一朝變成趙氏家臣,盜蹠心裡總邁不過那道坎,何況他就是一條水中蛟龍,一旦登岸便成為案板上的魚肉,連小蝦敢來戲弄一番。所以才一拖再拖,等到趙鞅未能等到他便離開,心裡卻反倒放鬆了,只是不知道將自己扣留在鄆城半月之久的趙無恤究竟是什麼打算。
”小司寇接下來想將我怎樣,是梟首插在矛尖上傳檄諸邑麼?”大盜嘴上如此說,卻沒有絲毫懼怕的樣子。
……
無恤今天很放鬆,和盜蹠相鬥近一年,也算是棋逢對手,如今卻將他徹底按到了棋盤上,連有沒有資格做一枚棋子都得由著自己擺佈,這種感覺真是妙極了。
他讓人給盜蹠斟了一盞酒,說道:“謬矣,魯國有四時為政的風俗,在仲春二月裡,身為司寇,要命令官吏減少牢獄中關狎的囚犯,去掉他們的腳鐐和手銬,對死囚處決後也不要再陳屍示眾。我甚至打算釋放一批先前關押的群盜,讓他們先做三年氓隸贖罪,再轉為編戶齊民,又怎麼會貿然動子石的頭顱呢?”
盜蹠親耳聽到趙無恤不殺他,捏緊的拳頭放鬆了不少:“那司寇想要我作甚?”
“這得先問問子石的志向才能決定。”
這一點盜蹠卻沒想到:“我的志向?”
他哈哈大笑:“孔門之人好問志言志,我聽說小司寇和孔丘最近有了些分歧,如今還要學他交友育人的法子作甚?”
無恤道:“因為人各有志,我想知道,身為柳下氏的庶子,雖然被季氏排擠,可在魯城也不是呆不下去。即便不能為政,以你的本事,以你兄長的人脈,良田美宅,乃至於一邑大夫並不難謀得,為何偏偏掉頭進大野澤做了盜寇?”
說起往事,盜蹠一下子緘默了,垂首不知在想些什麼。
無恤繼續將話題深入下去:“有人說,你是覺得三桓架空魯侯而不忿,所以才叛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