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趙無恤進入銅鞮宮,看著太子鑿屍身被收斂起來,裝到車輿的蒲席上時,不由心生感慨。
“時也?命也?”
若一切按照歷史慣性接著往下走的話,太子鑿,本來應該沒什麼波折地繼承晉侯的位置,接下來他要直面的,便是三家分晉……
在歷史上,晉出公鑿也是個極其剛烈的國君,不同於其父的怯懦,他不甘受辱,便向齊、魯兩國借兵討伐三卿。結果韓、趙、魏三卿聯手攻打晉出公,晉出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最終病死在流亡路上。接著三家瓜分晉公室土地,從此晉國的國君,再無半點權威,禮樂崩壞殆盡後,歷史便由春秋時代,過渡到了列國兼併,詭詐奇謀並出的戰國時代。
因為趙無恤的緣故,晉國公室提前四十年衰敗了,還被迫遷都到了銅鞮,春秋的尾聲悄然到來,諸侯卿大夫甚至玩起了合縱連橫。不過巧合的是,這位太子鑿,未來的晉出公,依然沒有擺脫他的命運,還是用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姿態,走完了自己的生命。
雖然在趙無恤看來,這個年輕人只是不自量力的飛蛾撲火,白白犧牲就是了。
“嗟乎,太子之死真是令人生嘆,讓人好生收斂起來,雖然他縱兵於銅鞮宮內,犯了晉國律法的大忌,身死也是咎由自取,可畢竟是一國太子,不能怠慢了。”
說完之後,趙無恤看了石乞和眉間赤一眼,冷冷問道:“汝等可聽明白了?”
眉間赤這個小夥子處事不驚,依然冷著臉,並不覺得殺了晉國太子是什麼大事。
石乞則狡詐如豺狼,兩支招風耳一動,便順著趙無恤的意思,將這個謊言給補全了。
“不錯,是太子突然在宮中興兵作亂,吾等才聞詢趕來的,刀劍無眼,太子不幸受傷墜馬,死於驚馬之下,至於其近侍……”
石乞狼一般的眼神盯向太子鑿的黨羽,使得他們瑟瑟發抖。在太子鑿被殺後,這些烏合之眾膽氣已喪,開始各自逃竄,卻一一被羽林侍衛抓獲。
“除了少數人外,其餘負隅頑抗,都被當場殺死了。”
三言兩語,便把這些未死之人說死了。
至於那少許僥倖被放過的人,也將受到嚴刑拷打,將晉侯與太子密謀書寫血書的真相,以及他們追隨太子鑿“欲裡通叛賊,挾持君父作亂”的事情也供認不諱。如此一來,太子鑿的死就能一筆帶過了。
趙無恤很讚賞石乞的扯謊能力,盜蹠、陽虎等人年紀漸漸大了,繼他們之後,又多了一個能替自己幹髒活的人。而且石乞為了實現野心,做事常常不擇手段,在特殊時期很是好用。他那“事成為卿,不成而烹”的野心,尚在趙無恤容許範圍內,比王孫勝可靠多了。
至於眉間赤,趙無恤為了籠絡莫邪,讓眉間赤加入羽林孤兒中,讓人教其識字、習武,還和伍井的兒子一併收為第一批“義子”,他對這年輕人現在的成就既欣慰又為難。
他雖然劍術高超,但不合群,不是侍衛,就是殺手,真不知他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這邊的後事交給不擔心臟了手的石乞,趙無恤也沒有點評他們的所作所為,帶著羽林侍衛繼續往銅鞮宮深處走去。
雖然晉室已衰,但趙無恤還是讓人將銅鞮宮修繕一番,所以未顯破敗,之前幾年裡,雖然把晉侯和他家人圈在銅鞮宮內,但宮牆內依然給了他一定的自主,至少待遇不會比民國初年的故宮滿清皇室差。
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個嫻熟六藝,恨不能立刻振翅而飛的憤青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