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三十三章 江南好風光

“我父親?”葉晚略略沉吟:“姜寬茹啊。”

“嗯,”盛承繼續說:“你父親不虧是才學淵博,對古代的人文歷史典故手到擒來,他有一本文學作品寫的就是南京的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

葉晚愣了一下,說:“《青山見我應如是》?”

盛承側過臉,問:“你看過?”

葉晚說:“十幾歲的時候,我師父聽說我會編劇,也愛看歷史,就給了我這一部書。很舊的實體書,作者名字在書頁都糊掉了,我一邊聞著書頁裡的灰塵味兒一邊看,倒像是真的在翻閱塵封的歷史。”

“怎麼樣,知道自己的愛好,與自己生父的作品有切合的地方,有什麼感覺麼?”盛承問。

葉晚嘆了一口氣:“有些唏噓吧,作者的文筆真的很好,我看的時候就像一頭扎進了那個時代一樣,柳如是對國家山河的崇敬,與文人應該有的傲骨,其實和組織某些理念是有相同的地方,我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就寧可身死也不願投敵的柳如是……”

盛承打趣道:“我以為你會覺得自己像劉胡蘭。”

葉晚瞪了他一眼,懶得理他的神情。

兩個人坐了一會兒,就聽見遠處的戲臺子傳來崑曲的婉轉唱腔,佇立聽了一段,方向似乎是葉晚剛剛參觀過的李香君故居傳來的。

“唱的挺好聽的,就是不知道唱的是什麼?”

盛承微微一笑,回答:“是《桃花扇》。”

葉晚“哦”了一聲:“我還以為是《西廂記》或者是《牡丹亭》,原來是《桃花扇》。”

盛承讚許笑道:“你還知道《桃花扇》啊,說說看。”

葉晚的神情明顯是在說,你在小看我麼。

“《桃花扇》是說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中的李香君的故事,可以算是人物生平,加了太多稗官野史杜撰出來的一部作品。其實,也就是一段破鏡重圓的俗套故事罷了。如果李香君是現代人,估計也不會再和侯方域複合。侯方域見證了揚州十日那樣慘烈的事蹟,居然還能降清。他對李香君之間的感情,也就是所謂名士對一個妾的感情罷了。我記得話本里寫的是李香君和侯方域雙雙出家,後來的影視作品卻把他們改成了夫妻雙雙把家歸,那更加惡俗了。國破家亡了,還能迴歸田園,還不如一起投了水去,都乾淨了。”

盛承不怎麼認同,可是也稍稍點頭:“不虧是做編劇的,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套路,可是你說的未免太過激進了點,怎麼動不動就要死要活的,迴歸田園不好麼。”

葉晚笑容有些漠然,說:“那是因為你沒遇過,幾個女孩子是從小就接受訓練,按照最尖端的作戰人才培養的對吧。”

盛承這才明白過來,心想:難怪她對李香君會有這樣強烈的情感投射。

“我經歷的也是戰友全軍覆沒沒有一個真相的事情,時間過得再久了,我還是會記得。所以,對我來說所謂愛情,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李香君呢,她心底也有家國與俠義,所以,我對她的早逝覺得很不值,她對侯方域的感情能也很不值。”

盛承沒有說話,覺得這又是葉晚在婉轉地拒絕他的話。又再想想,葉晚的拒絕一直都是直來直去的,哪裡需要對他婉轉,多半是自己想多了。

她就是一句感慨,哪裡是在說自己。

葉晚確實不是在說盛承,她是在感慨自己和喬永孝的無疾而終的關係。

兩個人繼續在夫子廟的青石板路上走著,等走到永和園門口,葉晚看了一下門口的小吃掛牌,咬著唇,盯著元宵的掛牌,像是猶豫不決。

盛承笑說:“想吃,就進去吃唄。”

葉晚搖頭:“剛剛在美食廣場點過元宵了,就吃了一口,超市裡速凍的那些湯圓一比起來,簡直是人間美味了。”

盛承說:“你是沒吃過正宗的,想吃元宵和我一趟蓮湖,它家的赤豆元宵,才叫你吃到南京的地道滋味。”

“蓮湖?”

姜懷思和姜懷梧在店裡等了他們很久了,看見盛承和葉晚就站在門口說話,就走了出去。

“阿承舅舅,姐,你們去哪裡了?我們吃了小吃套餐,特別正宗。”

葉晚無視盛承洋洋得意的神情,拉過姜懷思,挑眉誘惑說:“還吃得下麼?我們去吃甜甜滑滑的赤豆元宵。”

《噓,夫人馬甲有點多》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書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書網!

喜歡噓,夫人馬甲有點多請大家收藏:(噓,夫人馬甲有點多搜書網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