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陰謀,也沒有什麼密謀,只是蓋勳真的已經到了大限。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記載著蓋勳的死因。
“疽發背卒,時年五十一。遺令勿受卓賻贈。卓欲外示寬容,表賜東園秘器賵襚,送之如禮。葬於安陵。”
原本的時空之中,蓋勳死於初平三年(192年)的夏天。
許安帶領著黃巾軍改變了原本程序,所引發的變動,改變了很多人的軌跡。
而蓋勳就是被其改變的一員,一直到華陰之戰爆發,許安出兵進攻關中,蓋勳都一直好好的活著。
呂布的消失,使得王允沒有再如歷史上使出連環計,但是許安的卻是給與了王允一個利用董卓外出,在內部起兵奪城的訊息。
所以王允一直以來都在蓋勳、皇甫嵩等人密謀。
蓋勳一直以來,都在苦苦堅持,心中強提著一口氣,一路堅持的走到了陳都。
而當到達了陳都之時,蓋勳心中強提起的那口氣卻是已經消散。
病魔去而復返,重新纏上了蓋勳的身軀。
……
夜幕之下的陳都靜謐非常,秋風蕭瑟,落葉飄揚。
蓋勳昏昏沉沉的趴在床榻之上,他的思緒隨著房舍之外不斷捲動的秋風一起不停的飄揚著。
落葉紛紛,秋衣漸深,漫山遍野的山林樹木早已經穿上了秋裝,陳都的郊外,秋意盎然,正適合旅人上路,遊山觀水。
只是那樣的美景,蓋勳卻是對其全然無知。
背部的疼痛無時無刻的不在折磨著他的神經,密密麻麻的汗珠從蓋勳的額頭之上慢慢滲出。
房舍之中充斥著藥石難聞的氣溫,讓人難以呼吸,難以喘氣。
蓋勳的精神疲憊不堪,早已是到了極限,鑽心的疼痛折磨的他已經兩日幾乎都沒有怎麼合過眼,讓他的意識一直處於渾噩之中,他已經幾乎快要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所在的地方,甚至自己到底是誰。
一連喝了數日的苦藥,但是卻不見絲毫的效果。
都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是現在苦口的良藥卻是也不能讓他感覺到好過半分。
皇甫嵩坐在蓋勳的身旁,看著這位昔日意氣風發的老友,如今卻是面色慘白,無力的爬伏在病塌之上,甚至連動彈的力氣都沒有。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成土灰。
勇武如西楚霸王也無法抵擋住時光的侵蝕,智計如張良、蕭何也無法阻止時光的前進。
一統天下,橫掃八荒,併吞天下,被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窮極一生,耗費無數的錢財,卻是也沒有能夠求的長生。
祖龍被葬入了驪山之中,和那些昔日跟隨在他麾下的秦軍銳士一起,永遠的在驪山之中陷入了沉眠。
那些曾經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軍卒,被工匠按照其磨樣雕刻成了了一件又一件兵馬俑,陪伴著始皇帝長眠於驪山之中,萬世同存。
生老病死,沒有人可以違抗。
皇甫嵩心中微嘆一聲,他們都已經老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如今的天子,早已經不是他的最初尊奉的那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