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管事丫鬟在行過禮之後,便帶著各路丫鬟們離開了這個房間,等到左秀琴和陳員外用完了早餐之後自會有人去收拾殘羹飯餘,接下來的事情就和這些丫鬟們沒有什麼關係了。
在丫鬟們離開了之後,陳員外便邀請著左秀琴一同坐在餐桌旁邊。
雖然這些事情,陳員外都不是第一次經歷,可是在和左秀琴一同體驗這樣的情景的時候也依然會覺得有十分的新鮮感,可能還是人的不同,陳員外和前妻雖然經歷過同樣的事情,但是前期畢竟也已經離開了人世。接下來最重要的當然是和麵前的人共同度過餘生了。
“來吧,夫人,我們用膳吧。”
陳員外給左秀琴遞了一雙筷子,左秀琴借我筷子之後,羞澀的笑了笑,然後安安靜靜的和陳員外一起飲用丫鬟們端上來的這些早膳。
這些特異準備過了的早上不一定有多好吃,但是一定都是有圖一個好的兆頭的,比如這些棗糕,棗糕上面其實味道並沒有太大的甜味,不過在這些棗糕上面,都還有一些桂圓圖的便是早生貴子的福號。
其餘的像是一些牡丹餅,花生酥之類的也通通都是為了圖一個好兆頭,不過也有一些挺好吃的。有準備一碗銀耳粥,這些銀耳粥裡面還放了一些枸杞,是對女性比較有好處的。陳員外特意的為左秀琴盛了一碗銀耳粥。
“多謝夫君。”
左秀琴雙手接過銀耳粥,並且對陳員外說道。
“我們夫妻之間以後便不用再受這麼多的,謝謝了。”
陳員外倒是覺得整修前的那一聲,謝謝顯得有些距離感不像是已經結為了夫妻的人,所以陳員外邊教育左秀琴。
大抵是因為左秀琴還沒有徹底的從未出閣的少女到嫁作他人婦兩個身份之間轉換出來,左秀琴倒是挺聽陳員外的話的,在陳員外如此說道過之後,左秀琴便點了點頭,對陳員外說。
“好的 夫君,我儘可能的改正。”
兩人很快的便用完了早膳,陳員外便喚來小廝過來將桌子上這些殘羹飯魚收拾乾淨,接下來陳員外要做的,就是和左秀琴一起去清點昨天到場的那些貴賓們帶來的禮品,將他們歸類好之後,還需要再挑選一些其他的禮品回贈回去。
這是婚宴習俗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有來有往,寓意著家庭和睦,夫妻二人之間生活和諧。早在陳員外換小斯過來收拾殘羹飯餘的時候,陳員外就已經交代過家中的事僕在收拾好了桌子便將昨日收到的那些禮品全部都搬到這個新房當中。以便陳員外和左秀琴好去點禮。只有清點過了禮品之後,才能夠挑選更加合適的回禮。
不過在清點貴賓們送過來的禮品這件任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動。而是應當對照著請柬所擬定的來賓名單,然後和他們所帶來的禮品一一對照著,最後再檢查一遍,他們所帶來的禮品究竟有沒有被收錄在案。
這些繁雜細小的工作本身就應當是新婚之後的妻子來完成的,因為如果是在大家庭裡面的話,這樣新婚妻子來完成這一項任務則是可以確立新婚的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若是普通老百姓家庭的話,新婚妻子在完成這些任務之後,才會有人認定為這樣的妻子是賢惠的。
不過對於如此愚蠢的認定方法,陳員外是不會認同的,所以在沒有人的時候,陳員外便和左秀琴一起來清點送過來的禮品,這樣可以減輕一些左秀琴的任務負擔,畢竟左秀琴的年紀還尚輕,正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年紀,平常的小姑娘,這般年紀的時候還是比較貪玩的,雖然中原的歷法中有明確的規定,若是女子到了十四歲及笄之年,便可以嫁人。
可即便如此,及笄之年過了之後,也依然還是像個孩子一樣。陳員外有的時候在對待左秀琴,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把左秀琴當成孩子一樣寵著,不過左秀琴卻有的時候比較反感兩個人之間的年齡差距。
因為有了年齡的差距,所以左秀琴有的時候總會覺得一直都是陳員外在遷就自己,而且左秀琴也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於是便對陳員外明確的說明。
“我認為這件事情還是由我親自完成比較好,畢竟我已經嫁給你了,我覺得有很多事情,我不能只靠著你,咱們現在是一家人,可以說我現在已經算是主母了,除去母親的話,所以有很多事情我應當親自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