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六十三章 險中求(下)

事實上,這一年的中秋之後,西北道的邊境倒是太平了,但很快,北方道的邊境又燃起了烽火。

相比蠻族,北方邊境外的草原牧族的戰鬥力明顯要強很多,為此北方道總督在苦撐一月後不得已跟各道總督發去了求助信。

當然,第一時間求助的是京中的攝政王,其次據說求助的是與北方道毗鄰的西北道和東北道。

西北道表示靖國軍在與蠻族的戰事中死傷慘重,只能象徵性地派點人馬以示支援。

東北道也婉拒了,表示鑑於西北道和北方道的邊境異動,自己要先儲存實力以防境外的海蘭族突襲,也只象徵性地派了一點人馬。

這也就罷了,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京中的攝政王,除了原封不動轉發求助信給各道外,竟然也直接表示自己有心無力,說要先對付沈復這個謀逆之人。

訊息傳過來,沈太師氣得摸著鬍子長吁短嘆,旁邊的周衡則直接撇嘴說了句:

“西北道邊境出事,接著北方道邊境又出事,一模一樣的手法。呵呵,太師您看著好了,分明又是那賤人作祟!”

沈太師聽了搖搖頭沒說什麼。

之後很快又有訊息傳來—

北方道總督在收到攝政王的信後不久,竟然也回了封信並廣發諸道,信裡列明瞭他所蒐集到的證據,直言攝政王為了一己之私煽動他手下多名將官,不惜利用武帝當年辛苦奪回的北方道,妄圖引狼入室來削弱對沈復的支援。

言下之意,攝政王在見到他對西北道的馳援後心生不悅,為此妄圖在北方道生亂給他添堵。

收到信的人有些納悶,心想那也不至於此啊,這可是明晃晃的賣國通敵行為了。而且一碼歸一碼,馳援西北道不也是為了保邊境太平麼,按說跟沈復也扯不上什麼太大的關係啊,人靖王爺不還在中南道盤桓著麼?

不過,這個疑問很快就被打破了—

猶如回應般,西北道多年代行軍政職責的吳將軍隨後也給各道發了信。信裡也列了不少證據,直言當初蠻族入侵乃攝政王指使西北道某位邊境守城將領所為,據那後來被擒獲的將領交代,攝政王派人跟他聯絡時許諾事成之後會招他為婿。

為了證明所言非虛,吳將軍在信裡列出了這位將領的詳細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此人原來是京城人氏,三十出頭,已娶妻生子,但一家老小都在京城,只有個妾室跟著他在西北。

既然是有名有姓的人,連帶京城老小所住之處具體在什麼地方都公佈了,訊息傳到京城,有心人便去檢視了番,這一查卻震驚地發現,宅子倒是好端端的還在,裡頭的人卻早已不知去向。

於是大家好一番推敲,有說是西北道那邊存心栽贓陷害、沒看一家老小早就躲到了不知什麼地方,也有一臉高深說不知北方道那邊的幾位將官到底是何方人士、眼下一家老小又在何處云云。

這也就罷了,西北道的信裡,卻還有另一則更令人震驚的訊息—

蠻族入侵時堅持留守靖王府並親自上城牆督戰的靖王府郡主,竟然還遭遇了一場刺殺。

而根據事後查驗,刺殺之人均為死士,現場乾淨不留任何痕跡,唯一被抓獲的刺客已當場自殺。

這個訊息已經夠駭人聽聞的了,但最惹人深思的是信中還聲稱,靖王府郡主吉人天相,刺殺時剛好因為臨時起意去城牆巡視而堪堪躲過一劫,但王府裡兩位下人的孩子卻因此送了命,可憐兩個男孩子都才七歲左右,其中一人還是家中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