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章 蘿蔔

託煉丹的福,對於“火耗”問題,嘉靖不說是精通吧,也算是如數家珍了。

地方州縣收的火耗雖然偏高,但嘉靖也知曉,這個損耗是必然會存在的。

只是冥冥之中,嘉靖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不對,不對,取賬本來。”

“皇爺要調哪年的賬本?”

“關於銀價的食貨志、賬目,能取多少取多少來,再去給朕叫幾個賬房來。”

“喏。”

就在無逸殿內還在議事之際。

一隊緹衛已然去了戶部、翰林院,將所有有關銀價的典籍全數調往了西苑。

另有二十多號賬房在西苑外待命。

算盤撥弄的聲音一連幾日未曾停歇。

想著心中的那個疑問,嘉靖卻是連覺都睡不好了。

煉銀這事,可不是到了大明才有的。

自三皇五帝至今,每年中原能開出多少白銀?

充做銀錢,又做熔鍊,幾番來往下來,遠的都不必說,這三四百年間,大明的銀錢浮動甚至還跟宋初、唐初之時一般。

大明可是有錢禁,除了太祖、成祖、宣宗之外就沒鑄過銅錢。

這就相當於一個池子,一直在放水,持續放了七八百年,池子裡的水位卻幾乎沒有變化。

嘉靖焉能不起疑。

“皇爺,仙體要緊,這銀價古來如是,何須如此費神?”看著嘉靖鬢角生出的白髮,黃錦是真的有些著急了。

“大明這幾處銀山的產量,歲歲皆有勘錄,古來如是才最是駭人,這每年流到市面上的銀子,難不成都是大風颳來的?”

嘉靖自然也是真的著急,嘉靖急得是這每年大風颳來這麼多銀子,他這個皇帝竟然是一點都不知道,甚至讓誰撿了去了都不知曉。

“皇爺,莫不是上古時期,另有他礦?”

“他礦?他就是金山銀山,也不應當抵得過漢唐厚葬,每崩一帝,每薨一王,動輒便是幾萬、十幾萬兩銀子帶到地下去了。”

本來嘉靖沒往這個方向想還好。

越想越是心裡發毛。

何止是厚葬啊,哪怕是尋常百姓家中也有存銀的習慣。

這麼多銀子。

但市面上還是有銀子,甚至是自大明開國以來,銀子竟是越來越多了,這麼多銀子,哪冒出來的?

“興許是有那土耗子倒鬥……?”

黃錦還沒等說完便閉上了嘴。

這盜墓賊就算是在猖狂,也架不住埋得的人多啊。

按理說,這天下市面上的銀子就是應當越來越少的。

“此事不查清楚,我大明朝這個法,順遂不得,此國之大事也,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