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兒。”
鄒望一步踏上岸來,目光旋即便看向了鄒來鶴。
鄒來鶴亦是自地上爬起來。
“爹!”
“派人去找寧僉憲,詳細通稟咱們家淹了多少田,沒淹的田,帶著朝廷的諸位皇親,一分一厘的裡定清楚,奏明朝廷!”
每每提及朝廷,鄒望皆是將手舉過頭頂。
最終,鄒望將目光看向了華麟祥,高聲道:“海月!”
“錫山遭此大災,海月總不會就這麼站在岸上看著吧?”
華麟祥聞言登時便出了一身冷汗。
“東湖!我,我華家……比不得鄒家。”
“那海月也不能看著咱錫山的鄉親們忍飢挨餓吧?”
鄒望面帶笑意,雙眸之中卻是殺意凜然。
華麟祥知道,鄒望這是想把他也拉下水。
“放!我華家跟鄒家一併開始放糧!也蒸飯!鄉親們敞開了吃!”
鄒望卻是不搭話,繼續道:“錫山的鄉親們吃飽飯了,我等自是不能忘了天恩!”
“今年錫山的皇糧,我鄒家出一半!海月意下如何啊?!”
“鄒東湖!”華麟祥睚眥欲裂的盯著鄒望。
鄒望面帶笑意的看著華麟祥。
“海月倒也不必勉強,我鄒家力薄,也只能是擔這一半的皇糧。”
“若是華家實在困難,我鄒家擔了這一半皇糧,剩下一半,我細細向天子奏明原委便是。”說著,鄒望又是將手舉過頭頂一拱手。
華麟祥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你認一半的皇糧,另一半空著。
奏疏這麼交到朝廷去,天子是罵你還是派人來抄我家?
“另一半我認了!我華家認捐一半!”
不待朝廷回覆,錫山百姓今年的皇糧便已然被免去了。
只是這個數額鄒望算的一清二楚。
華麟祥想掏出這個數的糧食。
就必須跟自己一樣,賴了京師那些“貴人”們的帳。
而這才是鄒望真正想要的東西。
若是江南只有一個鄒望,鬧一次倭寇錫山也就沒有鄒家了。
若是江南有三個鄒望,那貴人們就得掂量掂量先殺哪個。
若是江南有一千個鄒望,那誰殺誰可就不一定了。
當天下午。
“起死回生”的鄒望便帶著錫山本地六十多個縉紳出現在了無錫縣衙。
“寧僉憲!你開門啊!我們是來帶著伱們厘田的,莫誤了朝廷的差事,厘田這差事,需要人手啊!”
站在衙門裡的顧清弄隔著門輕聲道:“鄒員外,你們別等了,寧僉憲有事沒忙完呢。”
於此同時,縣衙外的班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