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鋒芒畢露

吳財主聞言一怔。

“那明年呢?!”

“明年?明年我們不租了啊。”

“不租你們吃甚?拿甚交田賦?!拿甚交……”

還沒等吳財主說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攤丁入畝了。

他們沒有地,什麼都不用交了!

吳財主整個人登時便好似被捅了肺管子一般,激動的看著面前的佃戶。

“那你們沒有老子給你們開的路引,你們也是寸步……”

“老爺,進城,不用路引了,只要在縣衙掛了戶就能在錫山內隨便走。”

“不可能!自古以來,何時天下不要路引過?你們看過幾本書?想詐誰?!”吳財主有些驚慌的看著面前的佃戶。

那幾個佃戶卻依舊是笑盈盈的看著吳財主。

“老爺,朝廷說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只要村裡的田跑不了,他們就不用費心管人了。”

“實不相瞞,我們這也是看多年的交情,過來跟您說一聲,省了你我麻煩,村裡已經有不少人帶著吳家的東西走了。”

吳財主一屁股癱坐在了地上。

直到這一刻,攤丁入畝才真正的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刀刃。

這對於大明的縉紳地主來說,遠比幾兩銀子,幾斤糧食要可怕的多。

地主的核心利益,從來不是朝廷要收多少租子。

而是佃戶離開了這片土地,無法活命,難以支付沉重的徭役等等……

換而言之,地主的核心利益是佃戶對於他們手中土地的“人身依附關係”,他們籍此控制了這片土地上近九成的勞動力。

現在,縉紳透過加租將田賦轉嫁給佃農的路徑被切斷了。

這些窮佃戶們,有足夠的底氣選擇不種地了。

吳財主的噩夢成真了。

無論再過多少年來看,一條鞭法都是一場里程碑式的變法,但這個意義並不在於鞭法本身,而是因為“一條鞭法”成為了歷朝歷代的變法之間那條涇渭分明的鴻溝。

在一條鞭法之前,所有關於農業的變法積極意義都在於農業本身。

在一條鞭法之後,所有關於農業的變法最根本積極意義都在於削弱了農戶對於土地的“人身依附關係”從而向其他產業釋放了勞動力。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個。

——貨幣化。

總之,在這一畝三分地上被禁錮了兩千年的佃農們。

自由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