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條無比漫長的利益鏈最終會逐漸纏成一團化作一個整體。
而最終形成的這個整體,將會擁有任何封建王朝都不曾擁有的組織力。
它異化著鏈條上的所有人,鏈條上的所有人又都在異化的過程中獲著利。
只是在這些鏈條的末端,同樣是普通百姓。
寧玦徑自站在海瑞面前。
“海縣尊現在還覺得繼續查下去能免百姓飢寒嗎?”
“這不是在救民,這是在害民,繼續查下去,只會有更多的人妻離子散。”
海瑞愕然的癱坐在地上,雙眼空洞的喃喃道:“……可聖人不是這麼說的,先賢們亦未曾說過……”
“正因為聖賢們沒說過,朝廷現下動手,非兵戈不能止東南之亂,兵戈一起,百姓會死,也掐死了新賢,這些百姓不僅會白死,將來後人還要死更多的人。”
海瑞默然。
這是美洲白銀孕育的第二茬果實。
資本的擴張除了製造了大量顛沛流離的佃農之外,還催生出了新的小資產階級以及所謂的“中產”階層。
這一批“新貴”不再擁有“土地”等所謂恆產。
他們目睹了失地佃農的顛沛流離,他們知道,有朝一日他們失去了活計也會這般痛苦。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那股藏在內心深處的危機感將會逼迫著他們掙脫傳統禮教的束縛。
後人將這段歷史稱為“啟蒙”。
西洋並不是西洋走到了十七世紀便群星臨凡了。
所謂“先賢”群星散出的光輝有多璀璨,就意味著當時帶給他們的衝擊有多震撼。
真正將先賢抬上神位的,是中世紀後期英格蘭的森森白骨以及法蘭西鄉村的滿目瘡痍,是流不盡的蒼生血。
那天夜裡,海瑞成為了大明第一個心甘情願燒掉“典籍”的讀書人。
海瑞並不是什麼“新貴”,但他真的有良知。
這是幾千年來透過屍山血海滲入大明百姓骨子裡的“聖人典籍”。
一個楊慎破不掉。
一個寧玦、一個海瑞也破不掉。
非屍山血海不可破。
擺在大明面前的也只有兩條路。
要麼退回去。
要麼向前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