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的開場白並未得到徐竹琛的認可,這多少讓他有些挫敗。不過,說到石松身上最大的優點,當屬他的百折不撓、一往無前。就像此刻,明明韓令拼了命地想他打眼色,石松還是殷勤地給徐竹琛搬過椅子,表示她一定要聽一聽最近的“新話本”。眼看他們二人在自己面前坐下,韓令手中的小冊子一瞬間變成了燙手山芋,是吃也不是,扔也不是。他嚥了口唾沫,咿咿呀呀地比劃了半天,開始故弄玄虛道:“話說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往今來,歷史的長河裡有過無數這樣的例子,正如同古詩詞裡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比劃了一會兒,他偷偷從冊子後面抬起一隻眼睛,看向坐在對面的竹琛。
竹琛靜靜地坐著,兩手交叉,下巴正抵在手背上,一雙紅眼睛似笑非笑地盯著他,讓韓令心裡一陣發毛。
他慌忙翻過幾頁,去尋找年代較為久遠的故事。
“嗯,嗯……在一座深山的小城鎮裡,有一戶辛勤的老人,他們採石為生。為了採到最美麗的石頭,他們常常不辭辛苦,爬到高高的山上去……”
“劫富濟貧的石娘子。”徐竹琛打斷道,“這個故事半年前你講過。”
“遙遠的極北之地有一座山峰,峰頂高聳入雲,山峰上長年累月覆蓋著厚厚的白雪,從來沒有人登上過山頂。有一天,一道金光從天而降,將山峰劈出了一個巨大的湖泊……”
“龍生傳奇,這是‘月龍’的降生。這個故事不是咱們一起去聽的嗎?”
“瀚海之上有座馬岐山,綿延千里,只在陰雨天出現。水手們常說‘馬岐山,馬岐山,上有鷹愁澗,下有青龍淵‘。”
“這個我也有印象!去年石松生日,他訛著說書先生說了3遍馬岐山的故事。”
“……傳說中有一位絕世舞姬,生於歌樂城,名聲之大,曾經被當今陛下詔令入京。也恰好是在那一天,她的花車車隊遇上了最後一次進京述職的成王……”
“哎哎哎!老韓,這故事你今天早晨就講過一遍!”
韓令恨鐵不成鋼地給了石松一錘:“你還來勁了?誰想出來的這餿主意?嗯??”
石松被他打得吱哇亂叫,秉承著豐沛的武德和想要在徐竹琛面前表現一番的小心思,他“蹭”一聲從座位上彈跳起來,伸手就要抓韓令。
徐竹琛回來了,那些噩夢般的幻想落了空,兩個人就像是被解開了什麼束縛一樣,總算恢復了平日裡歡樂愛玩的樣子,在客房裡繞著桌子跑來跑去,活像兩隻搖著尾巴的小狗。
眼看著他倆就快闖下什麼彌天大禍,徐竹琛無奈地搖了搖頭,一手一個,逮住了“繞床弄青梅”的兩個人。
“其實你們根本沒去看什麼新話本,對吧?”她笑嘻嘻地把兩個人提起來,強迫他們握手言和,“韓令的小本子我看了,一個字都沒改,我就知道,真有什麼新戲,你們肯定等著我一起看。”
石松有些不好意思,他放一落地,就撓撓頭:“那個,其實,竹琛,你不在的時候,我們都很想你。”
他話音還未落,韓令“撲通”一聲撲到桌上,搶回自己的小冊子,不可置通道:“竹琛,你認真的?我這裡有那麼多故事,你都能記住?”
徐竹琛挑挑眉毛,笑容張揚:
“當然了,誰不知道我的記性天下無雙!”
韓令和石松哈哈大笑起來,他們的聲音逐漸模糊,融為一體,又變得尖細起來:“是嗎?這麼有自信?”
徐竹琛心中一驚,抬起頭,眼前的場景卻變得有些失真。她猛然站起身子,眼前竟一陣發黑,險些摔在地上。
“哎呦,你這丫頭。”那個尖細的聲音又響起來,“怎麼這麼能鬧啊?”
徐竹琛眼前閃過光怪陸離一疊畫面,她努力穩住心神,問道:“鳳姐?”
有什麼溫暖的東西從她胸口移開,徐竹琛只覺得渾身一輕,胸口的滯澀感消失,登時噴出一口鮮血。
一身藍白衣裳的李鳳龍拿起帕子,替她揩乾淨嘴角的血跡,另一隻溫暖乾燥的手緩慢遮住徐竹琛的眼睛,她說:“你的記性這樣天下無雙,那我考考你,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哪裡?”
徐竹琛輕輕笑起來,也不反抗,只是做了一個深呼吸,故作困惑道:“嗯,在哪裡呢?說不定是在六年前,有個人連人帶貨掉進芷水,被路過的白衣女俠救了起來,於是結下了一段孽緣?”
李鳳龍“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輕輕鬆開了手,還不忘囑咐她:“睜眼的時候用手遮著,慢一點。”
徐竹琛從善如流,緩緩睜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