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六章 快遞公司起步

送完兩人登機,劉威在機場吃了一碗麵,然後返回城區。

威牛名牌折扣大賣場還在開展,今天是展期的最後一天,晚上七點鐘準時閉館。

宋紅豔一整天都沒打電話過來,說明沒啥事,她都能應付。

這個展和車展有點不同,它沒法收現場銷售的抽成,威牛展覽只能靠參展費和觀眾門票賺錢,初步估算一下,刨去分給協會的10%,威牛展覽大概能賺450萬。

這個數字怎麼說呢,如果從單場展覽來看,利潤算是挺不錯的,但是放在整個威牛展覽的層面,就比較一般了。

畢竟三月份九個城市的威牛汽車大賣場舉辦下來,能創造近2000萬的利潤。

不過劉威準備把名牌折扣展打造成大賣場模式,每兩個月辦一場,這樣算起來,一年也有將近3000萬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既然下午無事,去哪呢?

劉威想到了堂弟劉文富。

春節期間,劉威和堂弟劉文富說好要開一家快遞公司,春節後劉文富就跟單位申請了停薪留職,跟女朋友譚宋雲來到了東洸。

劉威幫兩人在東洸市的五山區租了房子和辦公室,註冊了一家快遞公司,取名“東洸市好暢順快遞服務有限公司”。

之所以選擇五山區,是因為這個區是東洸市的新城區,寫字樓雲集,這裡居民的收入水平高,快遞投寄量大,適合公司業務起步。

劉威到了劉文富的公司側邊,那裡有棵很大的荔枝樹,劉威在荔枝樹下把車停好。

這是一個內街的門面,有60平方,雖然房子比較舊,但租金也要每月一萬元。

劉文富正趴在電腦前專心致志地輸入資料,見劉威來,連忙起身迎接,倒茶。

劉威左右張望,見派件員都不在,就問劉文富:“你的手下呢?”

“都出去派件了,現在的件太分散,每個人一天只能派20多份,恐怕連工資都掙不回來。”

“現在收的件多麼?”

“不算多,一天才一百多點。”

“你才剛開始弄,起步階段就是這樣,彆氣餒,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就會旺起來,做生意都有熬碼頭的階段。”劉威拍拍劉文富的肩膀。

“嗯,小堂哥,我不會氣餒的,我等下再出去找攬件代理點。”劉文富昂首挺胸站立,用力點點頭。

關於一家初創的快遞公司如何起步,劉威在網上找過資料,也跟劉文富徹夜長談過,最後兩人得到的共識是:先做好一條精品線路。

所謂的精品線路,就是快遞量最大的線路。

攤開地圖,找到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無非是帝都、浦江城、東洸和十鎮市。

把這四個城市用直線連線,就得到了目前快遞量最大的精品線路。

而兩人現在就身處東洸市,距離十鎮市兩個半小時的車程,所以先把東洸到十鎮的線路做好,就成了好暢順快遞在市場上立穩腳跟的當務之急。

好暢順快遞向市場推出的第一款服務就是“東洸—十鎮次日達”。

也就是說從這兩個城市寄出的件,第二天就能到達對方城市,比其他快遞公司承諾的72小時到達要快不少。

收費是25元/公斤起步,跟競爭對手基本持平。

為了做到這一點,劉文富坐鎮東洸,他女朋友譚宋雲坐鎮十鎮,每天晚上劉文富開面包車到各代理點收件,然後連夜開到十鎮市,跟女朋友過一夜。

次日一大早,劉文富把十鎮市昨日攬到的快遞裝上車,返回東洸市,分發給派件員出去派送。

如此週而復始。

這個模式,劉文富雖然比較辛苦,但公司的運作成本很低,只是花點高速費和油錢,劉文富能跟女朋友每日團聚,所以兩口子還是挺滿意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攬件點太少,導致業務量不足。

兩人曾經算過一筆賬。

如果每個件實收20元(刨去給代理點和派件員的提成、營業稅),一天收300個件(東洸市和十鎮市加起來),每天的總收入是0.6萬元,一個月的收入是18萬。

因為前期的件會比較分散,一個派件員按每天15個件的工作量算,總共要養20個人,每個人按照月薪5000元計,人力成本就是10萬元。

還有高速費和油費2萬,兩邊的辦公室租金2萬,社保費4萬。

基本上就是盈虧平衡了。

但這裡面還沒有算劉文富兩口子的工資和麵包車的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