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軍器監。
這算是大楚剛掛牌成立不久的新部門,最早的前身就是駱永勝搗鼓出來的那些小高爐,這麼多年的發展到如今,總算是有了自己的署事衙門。
軍器監屬於技術部門,所以監丞不是傳統的官員,而是技術工匠。唐福來到後也掛了一個副職,主要負責在軍器監中搭一個火器局的班子。
打來到南昌後,駱永勝一直忙這忙那,還真沒什麼功夫來看過唐福,這還是第一次。
趕等駱永勝到的時候,唐福這會子正忙的腳不沾地,臉上也不知道染的什麼東西,烏漆嘛黑的。
“唐福、唐福!”
軍器監的監丞就是之前那個在瓦石莊、溪谷集搞鍊鋼的池師傅,這會陪著駱永勝來火器局,四下裡沒看到唐福不禁急的大喊起來。
“來了來了。”
唐福打一處瓦舍裡跑出來,正看到被數十人簇擁,眾星捧月般站立的駱永勝,嚇得又快跑幾步,上前見禮。
還沒跪下呢,就被駱永勝一把扶住。
“大楚沒跪禮,站著說話就成。”
“謝大王。”
雖說宋朝也不興跪禮,可這特權是對人家士大夫,別的階級想都別想。
寇凖為相領軍,就是邊軍主帥見到寇凖也得行跪禮,遑論唐福一個匠人見駱永勝這般君主了。
這也就是大楚上下一視同仁。
“你這火器局夠偏的啊,再走二里地都出城了。”
“沒辦法,這火器不同尋常鐵匠作坊,最易出事故。”
唐福解釋道:“現在臣在這裡屯了能有近十萬斤火藥,要是出意外,小半個南昌城估計都沒了。”
“有什麼進展沒。”
駱永勝一馬當先走在前面視察,老池和唐福就亦步亦趨跟著介紹。
“大王早前說的火槍,臣和以前的一些同僚商議過,池監丞給了很大的支援,軍器監鐵器局給打了一套模具出來,就是這槍管有些粗糙,火藥填充進去後容易炸膛。”
唐福給駱永勝找了一批試驗件,形狀上有些類似明初時期的火銃,算是前膛槍。
火槍的發展歷史很多人早已爛熟於胸,不多解釋。
就駱永勝自身淺陋的工學知識也知道現在唐福面臨的一些技術困難。
無非就是無縫鋼管鍛造技術。
這個技術你要說它難吧,畢竟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產物,對於這個時期的中國確實有些難,可這個技術和古代火槍有多少關係?
沒無縫鋼管之前歐洲大規模列裝的後膛槍難不成是外星人送來的。
沒有無縫鋼管就造粗糙一點唄。
駱永勝撫摸著這杆火銃,雖然知道這只是一個殘次品,一個無法上戰場的燒火棍,但臉上的喜色卻是半分沒有作假,他向唐福說道。
“這手工製造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孤對你們沒太多的要求,剛開始慢一點、威力小一點、射程短一點,孤都可以接受。
你們真正要做的,不是說盡快造出一把可以拿上戰場殺敵立功的武器,孤不急國家也不急,而是在製造的過程中將詳細的技術過程、製造引數記錄下來,同時也要把遇到的困難記錄下來。
比如涉及哪些工業領域的技術難題,你提到過槍管的問題,那就讓鐵器局來攻克,他們在攻克的過程中也要記錄完善詳細的研發過程、技術引數。
這樣,一步步的來,雖然造的只是一把火槍,但在製造的過程中,最後完善的,卻是一個國家的工業系統。”
問題,是人帶來的,解決問題的,同樣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