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楚比較有意思,地方上打成一片,到處是亂黨和平叛軍的捉對廝殺,喊打喊殺的聲音響徹九州大地。
而中央則與地方截然相反,一天到晚忙著開會。駱永勝一天八個會都打不住,從早開到晚,有時候實在是困得受不了,便索性就在禮堂隔出一個單間,隨便對付一覺也就夠了。
就這麼,時間在紛紛擾擾中悄然度過,天下,迎來了大楚正統八年。
新年新氣象,好訊息便接踵而至。
“各省的地方亂黨基本清除,一共剿除各匪夥四千六百餘股,斃賊九萬八千四百餘人,俘虜投降者三十餘萬,內患基本靖平。”
寇準帶著成績單來找駱永勝喜氣洋洋的做起彙報來,五十多歲的人了,昂揚的精神頭倒像是個年輕的小夥子。
“這些賊寇,可都是早前先宋年間的大戶,這次剿匪,光是抄扣充公的錢糧就數不勝數,戶部度支做了入庫核錄,最少也有上億貫。”
對於上億貫的額外收入,駱永勝反而並不太興奮,或者說,他對於整個平叛工作都不感興趣。
就憑這些東西,還想撬動他駱永勝的政權?
純純就是理想主義的狂妄。
簡直是不自量力!
將這事的奏本放到一邊,駱永勝站起身道:“閣老和孤走一趟。”
寇準下意識跟著起身,但還是疑惑。
“去哪?”
“老侯那。”
“供銷總社?”
駱永勝點點頭,臉上就帶起了三分笑意。
“對,聽說老侯那現在比內閣和大元帥府還熱鬧,吏部特批給他的供銷總社補了整整三百個公員,就這都忙不過來。”
這句話讓寇準也笑了起來。
要說現在的南昌,最忙的中央機關是哪一個,那侯齊的供銷總社絕對是當仁不讓的魁首。
這個曾經和駱永勝在起家之初合夥做生意的合夥人,現在也算是沾了這份昔日情誼的光,三勝商號直接自然過渡成為南昌供銷社,而中央搭班子新成立的大楚供銷總社,侯齊也順勢出任第一任總提調官。
供銷總社的班子架構和其他部院有些區別,因為駱永勝定下的國策是全盤專權,中央完全施行計劃經濟,因此供銷總社的職權和重要性尤其重要,品軼自然也是極高。
像侯齊這位總提調官,就是正二品。
地方的供銷社一把手,職稱都叫提調官。
這裡得說一下,大楚的供銷社不是咱們印象中的供銷社,除了具有銷售性質的供銷市場以外,供銷社同樣承擔統籌規劃地方物價的職責。
因此,供銷社最重要的職責不僅僅只是收產品賣產品,他在駱永勝的全盤國策中是要擔負最重要一環職責任務的。
那就是為全面實現計劃經濟國策保駕護航。
這麼重要的崗位和職責,侯齊這位供銷總社總提調官能閒的住嗎。
駱永勝和寇準到的比較突然,事前也沒有通報,幾名公員嚇了一跳,正打算去通知侯齊,被駱永勝喊住。
“他人呢?”
“回大王,提調在開會。”
“別聲張,偷偷帶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