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党項,算的上是大楚建國之後的第一次對外作戰,因此上至駱永勝,下至此刻陝西楚軍的基層君衛隊政工軍官都很謹慎。
當駱成武帶著三萬軍抵達西安府時,對西夏作戰的指揮權寇仲很是乾脆的交了出來。
這一刻,駱成武說了算。
“本帥來之前,父王再三叮囑,西夏不是弱國,咱們務必要打起十萬分的精神,要謹慎千萬不能犯錯。”
大楚軍方中就沒有人和西夏交過手,沒人知道這夥党項夷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即使是駱永勝這個穿越者也是一樣。
他印象中從史書中看到的記載裡,西夏和宋朝就打過幾次,西夏都贏了。
某些史學家或者所謂的‘文化人’喜歡說這麼一句話。
“宋朝的對手是契丹、女真、党項,還有橫掃歐亞無敵的成吉思汗,一力扛那麼多外敵,還能存國祚幾百年,因此論實力和武備,宋朝不比漢唐弱。”
那麼厲害,為啥連越南都打不過?
當然了,打不過越南這段歷史比較冷門,宋史上都沒記,只有《續資治通鑑長編》裡面提過幾筆,所以駱永勝也不知道。
他還真拿這種說法當真了。
畢竟自己造反的過程中和趙宋的中央禁軍交過手,戰鬥力,確實不低。
宋朝那麼強,党項都能扛得住,那說明,党項的實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吧。
有了這份小心在,因此駱成武出征之前,駱永勝確實是很擔心的好生叮囑了許多。
“千萬要謹慎,不能輕視党項,切不可急功近利,如果實在是無法窺得破敵良機,則兩軍相峙於無定河即可,等中央軍區三十萬大軍整編訓練成軍後,孤再去陝北也不遲。”
寧願登基晚一年,駱永勝也不願意看到駱成武打敗仗。
“這是我大楚第一場外仗,絕對絕對不可以敗!”
陝北會戰,其可能帶來的政治影響已經遠超戰爭本身了,是一場絕不可以輸,也是輸不起的一場仗。
大楚輸不起,一旦輸了這一場,就會造成中原不敵蠻夷的思想錯覺。
這便極嚴重了。
軍心不能丟!
駱成武將這事說給了寇仲,兩人在這一點上也達成了共識。
“寧可無勝,不能有敗。”
在確定好這一中心思想後,兩人才開始探討軍機。
“這次領兵侵佔綏德的西夏主將叫張浦,是西夏重將,早年隨偽西夏太祖李繼遷起家,被其引為心腹,時李繼遷任定難軍指揮使,張浦為行軍司馬。
後李德明僭越稱帝,任命張浦為車騎將軍,兼知靈州,此番就是他帶兵五萬進犯的麟州、綏德。”
“五萬?”
駱成武愣了一下,抬頭看向寇仲,似乎對後者報出的這個數字很是詫異。
“怎麼才那麼少。”
來前駱永勝千叮嚀萬囑咐的,讓駱成武真把西夏當成了一個可以和中原勢均力敵的大國了,結果現在才發現,敵人竟然才五萬?
他去平廣西的時候,就那群山地蠻子都能湊出個十幾萬。
雖然大多都是雜牌民兵,可終歸是能拿刀彎弓的壯年,而虎踞西北,豪橫猖獗的西夏,竟然才五萬人?
“西夏本就地貧民寡,就這五萬人,成分還是駁雜的很呢。”
寇仲解釋道:“現在西夏國內,有党項人、草原人,也有回鶻人和咱們漢人,這五萬軍還是東拼西湊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