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朗衛報告,那名被射中肩膀的朗衛兵已經身亡了,醫官檢查出,那是中了蛇毒。
三天後,麒麟殿。
這裡舉行新年後首次朝會。
王駕被行刺一事,成為朝臣們最關心的事情。
廷尉於真出列,說道:“稟大王,即便刺客當場自殺,臣已查出蛛絲馬跡。”
“這兩名刺客,皆是始皇帝滅六國後,從原關東六國遷到關中的商人,兩人原本是楚國和齊國人,一個家中是開客棧的,另外一個是開妓院的,家財甚多,兩家的人過慣了富足日子,遷到咸陽後同樣如此,數年後便把豐厚家產花光,只得在手工作坊幹事為生,這數年來,這兩家皆有人因病無錢醫治病死。”
“始皇帝一統天下,把富人、貴族遷到咸陽,這些人無法再從商,或許因此對朝廷產生怨恨。還可以肯定,刺客還有幕後主使人,只是刺客已死,無從再查詢。臣找過刺客家人和要好之人審問,沒找出線索。”
於真又再說,刺客入住客棧時帶著一個大袋子,掌櫃按照規定,讓刺客出示照身帖登記,並未檢查袋子裝的是何物。
商鞅變法讓秦國只剩下三種職業,第一種是農民,第二種是軍人,第三種是官吏。
鹽鐵專賣就不用說了,就連客棧、食肆這類同樣是官營,大多數可創造利潤的商業皆被官府壟斷,極大壓縮商人生存空間,讓商人無利可圖,商鞅變法就是故意這樣做,逼迫商人棄商務農。
嬴政一統天下後,仍然沿用商君之法不做適當修改,導致許多人怨恨秦國。
御史大夫鍾平道:“大王,可將這類人嚴加管控起來。按秦律,刺殺國君乃最大罪之一,刺客三族當連坐,公開處決。”
丞相右長史盧德道:“大王,必要時,可把這類人集中搬到一地,讓他們無法再威脅大王。”
治粟內史陳烈道:“臣附議!”
太僕騰其道:“臣以為不可!始皇帝一統天下,固然是因為沒有殺盡六國餘孽,導致這些人有機會造反覆國。更重要的是,東方六國之百姓,抗拒秦律,不把自己當秦國人,六國餘孽才能從中鼓動百姓造反。臣認為,六國遷到關中的人皆是大秦百姓,不宜再對他們動手,可適當安撫。大王出行,只要嚴加防範,不軌之人便不會有可乘之機。”
典客張劍道:“臣贊同太僕所言。”
接下來,群臣們紛紛發言,支援鍾平和支援騰其的皆有,基本上各佔一半。
子嬰先不發話,讓臣子們充分發表意見。
待大多數人發言後,陳平發話了,他說道:“大王,始皇帝憑武力統一天下,短短十數年便天下大亂,雖有奸臣趙高作祟之故,根源還是因為東方六國人心不服。臣贊同太僕所言。”
尉繚道:“臣贊同太僕所言!可刺殺大王,乃罪大惡極,該三族連坐。可三族皆斬首,也可讓其充當徭役。”
眾臣討論完畢後,子嬰才最後發話。
“太僕之言,正是寡人心中所想,就按如此辦。大秦人丁不足,讓刺客三族充當徭役!”
接下來的事情,交給丞相尉繚去處理。
發生這樣的事情,該問責必須問責。初二護送秦王出行的朗衛官,未能及時發現刺客,導致秦王、馮夫人差點遇刺,對那朗衛軍官以撤職、削掉爵位處理。
————————————
彭城,丞相府。
丘宗匆匆來到這裡,向范增報告。
“丞相,刺殺失敗了!”
丘宗向范增報告初二那次刺殺詳細報告。
范增非常不爽,厲聲斥責道:“廢物!這次失敗,讓嬴子嬰警覺,必定加強防範,日後再要動手就難了。”
丞相的威嚴,讓丘宗為之惶恐,急忙道:“丞相放心,卑職定會再找到機會。”
范增需要丘宗為其辦事,沒有過分責備,對其鼓勵一番,交待他多耐心尋找機會。
——————————
十一月初,書房。
這裡有三個人,分別是子嬰、尉繚、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