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90 入手劇院

整部電影裡,最危險的是小主角凱文坐著滑雪板,從自家二樓的樓梯上,直接滑下去衝出大門,撞在院子裡的雪堆上。

這一段肯定得用分鏡頭,而且滑下樓梯的畫面也肯定要是假人。

否則真出問題,不說和吉姆、小麥考利的關係,不僅要賠錢和受到良心譴責,電影說不定也會禁播。

至於小傢伙最後衝自己房間,用索降,逃去小樹屋的片段,反而是最沒問題的。

鋼索加系在背後的保險鎖,支撐李長亨都沒問題,對麥考利這個6歲孩子的體重來說,就更不會出現安全上的問題。

花了兩天時間,等小傢伙被固定在滑板,被繩索拉著從別墅大門衝出院子,撞在雪堆上後。

親自掌握著膠片攝影機的霍恩,豎起大拇指後,現場頓時響起巨大的歡呼聲。

46天就搞定預計2個月的拍攝,成本直接省了近50萬美金。

加上住的地方,拍攝的別墅、全由格羅夫納提供。

人工造雪也不需要花錢,直接讓300萬美金的預算,還剩下足足90萬。

再減去整個劇組,加演員的25萬英鎊,也就是差不多65萬美金。

就是說,拍電影加劇組拍攝期間的各種消耗,只用了145萬美金。

至於後期,不用做特效的話,花的錢其實並不多。

而且一部電影拍攝完,其實也只等於完成了全部工作的一半。

後期製作中的配音、音樂之類的,就不用多說了。

最重要的剪輯,很多時候甚至能決定一部電影,是否能成功的關鍵。

而這個最重要的工作,對腦海裡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甚至整部電影都在他腦子裡的李長亨來說,反而是最簡單、最省事的環節。

專業剪輯師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瞭解整部電影講什麼,然後開始和導演一起考慮如何剪輯的時候。

在李長亨這裡就變成一個星期,他就粗剪出第一個版本。

之後再剪,然後配音、配樂、字幕、等等後期完成後。

12月3號的時候,整部電影的主創,受邀來到攝政街306號,倫敦歷史上第一家放映電影的老劇院。

觀看正式的第一版影片,明白整部電影到底拍成什麼樣的同時,也提提意見,看看哪裡需要改,甚至重拍。

至於為什麼選在攝政街,當然是李長亨把這裡買了下來。

三個月前,李長亨決定拍電影,讓人尋找合適的劇院時,出乎他意料的是。

整個倫敦至少6成的劇院都在虧損,而且是越處於中心位置,虧的也越多。

甚至攝政街306號這家最古老的劇院,從51年開始,為了維持經營,居然在演出話劇、歌劇的同時,還順帶在午夜放一些帶顏色的電影。

雖然法蘭西、英格蘭、義大利這些國家,早就把帶顏色的電影,說成是藝術電影的一部分。

甚至有些導演拍的電影,部部都和幸有關,而且只要不是太過明示,就能在劇院裡公開播放。

可有些東西不管在哪個國家,他都是挑戰很多人的接受能力,甚至是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