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入股了赫斯特家族的傳媒集團,花旗也已經有至少一半的股東,原意拉他入夥。
甚至不知道他到底許諾了什麼好處,花旗的人居然原意給他17%的股份,成為比玻音和各大集團股份都多的最大股東。
光這些就已經決定了,只要他不妨礙絕大部人的利益,和自己找死,米國已經沒什麼人能扳倒他了。”
該死的有錢佬。
在座的不管是泰迪,還是其他6人,全都被花旗17%的股份給刺激到了。
和未來天朝銀行、金融領域一直掌握在國家手裡,並且天朝人存錢的習慣不同的是,米國人從需要自己賺錢時,就能清晰的認識到,銀行控制了米國的金融。
而金融控制了米國。
別看軍工集團的能力非常大,但軍工集團全部都掌握在各大財團手裡。
在財團內部,軍工集團的地位永遠都高不過銀行。
因為,銀行的客戶中,除了私人、企業外,還有個客戶叫國家。
而米國正府就是最大的那一個。
美金的發行,是米國政府根據聯儲的建議,由上下兩院中,各大利益集團代表的義員投票決定。
以信用為保證開始印錢。
這還處在於紙面的過程中,聯儲就已經賺了一筆發行費。
然後具體發行中,一百億各大銀行賺走3千萬。
借錢的個人借走錢,銀行又大概賺7千到1.5億。
而保險、股市、期貨、金屬、農作物衍生品交易,又賺走至少千分之4的利潤。
光這些錢就足夠各大銀行,開開心心的和米國共生下去。
唯一的問題是,資本足夠貪婪,自己下場的代價就是。
賺錢一時爽,虧大了就排隊等著破產。
然後,像花旗這種不能倒的企業,談判並且付出代價之後,又能用米國納稅人的錢苟延殘喘,等待重新崛起的機會。
說句太過現實的話,花旗等銀行就是米國麵粉商的最大洗、錢方。
未來每年至少5千億美金,從米國各種金融市場轉好幾個圈,就能由黑變白。
既然李長亨已經快要站在最頂層,眾人只討論了一小會,在李長亨和丹澤爾盧卡斯之間選,很容易就決定有機會就幹掉丹澤爾。
魯伯布洛林眼睛裡,散發著貪婪的目光說道,“丹澤爾盧卡斯從68年開始起勢,5、6年下來,賺到的錢怎麼也有上億美金了吧?
就算大部分錢在米國之外的銀行,和一部分用於購買房產,但剩下的現金,怎麼也有2、3千吧?”
眾人一聽這話,眼睛裡都露出了貪婪的表情。
幾百萬美金別看不多,但想想此時的尼克斯隊,連球隊帶球場也就800萬美金左右。
當然,籃球此時在米國,還是小弟中的小弟。
換算起來可能不太準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