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順著幾個財團的心思,在摩根找自己麻煩後,李長亨也時不時就反擊幾次。
雖然沒徹底撕破臉,甚至互相之間的交手還一直都非常理智,讓很多人既高興又失望。
但這些交惡的舉動,卻真真切切讓李長亨在崛起過程中,基本上沒遇到大摩之外的壓力。
而且大摩也因為顧忌重重,並沒真正意思上的打壓他。
當然,這也和李長亨願意分享利益給其他財團有非常大的關係。
財團說白了就是利益結合體,內部有很多山頭,對李長亨這種掛逼來說,只要捨得利益,分化拉攏起來並不難。
甚至李長亨早就收到訊息,大摩內部已經有不少人跟著吃肉之後,並不希望真正和他交惡。
現在主動向摩根提出,要求買下大摩持有的花旗股份,除了胡亂提個要求,讓摩根自己知難而退外。
他也確實想把大摩的勢力清除出花旗。
可惜這事基本上不可能,大摩不缺錢,李長亨也暫時拿不出能讓大摩心甘情願交換股份的東西。
不過因為自己一個態度,就讓藍色巨人大跌3%,蒸發57億市值的事,也讓他警惕了起來。
人都有好勝心,爭第一的想法早已經滲入骨子裡,但有時候第一也等於出頭鳥。
李長亨可不想成為第二個被肢解的洛克菲勒。
而且說句很現實的話,大摩早已經不是摩根的一言堂。
可花旗卻有被自己控制的趨勢,得罪摩根其實並沒想象中那麼嚴重,反而李長亨相信此時的大摩大機率不願意和自己交惡。
甚至大摩內部,一定有不少股東願意把自己拉進他們的內部。
即便不可能給自己銀行和保險等涉及金融業務的公司股份,但通用汽車、國際電話電報,米國電話、電報公司和米國鋼鐵的股份,大摩應該是願意用來交換的貝爾福德投資公司的股份。
只要把你拉進內部圈子,就有了能直接面對面接觸的理由,而且利益交織在一起,也會讓李長亨有所顧忌。
最關鍵的是,拉他進入圈子,帶著大家發財,總好過談都沒談就成了敵人。
可惜在控制了花旗之後,李長亨不可能再控制大摩,也買不起。
既然不用擔心自己會被李長亨踢出去,大摩種一些人當然願意接納他,大家一起發財。
李長亨聰明,摩根這種老狐狸也不傻,強忍著怒火冷靜下來後,很快就明白李長亨或許只是試探和玩笑。
因為賣出大摩手裡持有的花旗股份,根本不是他摩根一個人就能決定的,甚至連在大摩董事會里提都不會提。
而且仔細想想,貝爾福德投資公司的前景確實不錯,但花旗的股份一比,根本就沒可比性。
花旗這兩年在李長亨的帶領下,市值一路從63億,暴漲到現在超過180億美金。
加上這次新型金融衍生品的出現和大賣,花旗市值超過200億,僅僅只是時間問題。
大摩的股東們傻了才會在這種時候賣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