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聽完就沉默起來,但沒兩秒反應過來之後。
睜大雙眼不可思議的看著露出笑容的阿斯塔問道,“麥克,你沒和我開玩笑?”
阿斯塔再次重複了每噸8盎司的話,威爾斯狂喜的直接從木板床上跳了起來。
一把抱住阿斯塔大喊大叫起來。
說到這,李長亨仔細想想曹燕君傳真給自己的報告,心裡很難相信威爾斯布桑在那之後,從來都沒懷疑阿斯塔是否造假。
作為採礦世家出生,並且自己也在採礦行業工作了十幾年的礦二代,威爾斯即便不是地質學和礦業方面的專家,也是比普通人更專業的資深從業者。
但他並沒去深究阿斯塔的話,更沒親自盯著樣本去雅加達的實驗室驗證一番。
而是一得到每噸礦石含8盎司黃金的訊息,和阿斯塔商量了一天就急匆匆的回了米國去找投資者。
李長亨想到這,心裡再次懷疑起來,因為威爾斯並沒帶礦石樣本回去,而是僅僅只帶著雅加達一家實驗室出具的檢查報告。
不是李長亨懷疑印尼的科學家連金礦樣本的檢查都會出錯,而是以一個需要拉投資者的創業者的心思來想。
印尼實驗室的專業性和被行業認可程度,肯定沒有米國那邊的強。
金礦沒問題,礦石樣本沒問題,一般人都會帶著樣本回米國。
有了米國那邊的檢測報告,別說拉投資了,媒體會瘋狂的追逐和報道他。
但李長亨還是小看了威爾斯,這傢伙不愧是採礦世家出生的資深從業者,回到米國之後並沒急著找上門拉投資。
而是把訊息告訴了布桑礦業中,那些跟著父親一起打拼過的前員工。
這些人雖然沒幾個是有錢的,甚至因為布桑礦業連工資都開不出來,早已經離職了。
但這群人又是採礦行業的資深從業者,認識的同行業者真不要太多。
很快威爾斯在印尼發現金礦的訊息就傳了出去。
而此時遠在婆羅洲的阿斯塔,適時的寄回一份雅加達實驗室,給出的第二份檢測報告。
不僅說明礦區第一次勘探出的黃金儲備,應該在1百萬盎司以上,附帶給出的新一期樣本含金量的報告裡,還寫著每噸金含量大致在8到10盎司之間。
這下,看過這份報告的人,心裡基本上全是嫉妒,隨後就開始算計起來。
僅僅以一百萬盎司的黃金來算,金礦的價值就達到1.4億美金。
當然真開採的時候,即便每噸8到10盎司的含金量,開採成本還是不低的。
但無論怎麼算,盈利5到7千萬美金的盈利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而且只要稍微懂行的人,心裡都明白,金礦的黃金儲量基本上都會高於這個數字。
再倒黴,有一百萬盎司打底,買到布桑礦業的股份至少不會賠。
既然穩賺不賠,那麼在訊息還沒完全傳出去之前,人人都想從威爾斯手裡拿到股份。
而威爾斯一開始表現的非常不願意賣,但因為缺乏資金,而沒法擴大鑽井數量,找到更多的含有黃金的礦區。
威爾斯最後不得不把布桑礦業的前員工們召集起來,把公司的股份分成1億股,每股報價0.7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