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有線電視網的建立,變相的等於幫米國各大電話電報公司擴大使用者群,和增加收益。
而米國的7家電話電報公司的影響力可不小,背後也基本上全站著財團。
摩根在聽到李長亨會把有線電視網的業務,併入電話電報公司後,第一時間就支援他的有線電視網計劃。
一旦成功,不僅是大摩旗下的兩家電話電報公司的市值會大漲一波。
掌握著有線電視網的新傳媒集團,肯定也會成為華爾街和投資者追捧物件。
只要話題度夠高,華爾街能把新傳媒集團吹成未來十年內,盈利強、收益穩定的極佳投資專案。
其次,因為是收費模式,不僅能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和更多的電視製作專案。
還給了好萊塢各大公司擴張和拉高股價的機會。
光這點,在這個年年失業率創新高的年代,洛杉磯和紐約證府就願意讓有線電視試運營。
還有米國一直以來就奉行的影視製作內容分級模式,也讓有顏色的節目,可以名正言順的出現在電視機午夜檔,或者收費頻道里。
聯美營業等好萊塢8大,或多或少都製作過午夜播放的電影。
而且這種電影受歡迎程度,看看未來米國會成為全世界最大市場,就知道米國人有多喜歡這種節目。
而受歡迎,就意味著有錢賺,還是大把大把的賺。
現在可以用分級做藉口,讓更多的人,可以在電視裡觀看。
別說好萊塢和其他影視製作公司了,就連華爾街各大銀行都明白,這種收費節目的受歡迎程度肯定會非常高。
一下子就讓花旗、大摩等勢力,打定主意要從新傳媒公司中分一杯羹。
有了眾多支持者,公共廣播公司的那點意見,直接就被資本們無視了。
再說,三大公共廣播公司又不賺錢,市值最高的也就10億,怎麼可能被幕後大佬們重視。
掌握了決定權的李長亨挑來挑去,最後本著自己的勢力圈基本上都在東海岸,而選了總部就在紐約的全國廣播公司。
而且為了說法或者穩住廣播公司的股東和員工,直接提出了有線電視網今後會接入廣播公司的新聞頻道。
並且幫助公司製作一檔,收視率超過800萬人的綜藝節目。
等看到李長亨讓律師全球註冊過的百萬富翁,廣播公司的人再也安奈不住的同意合併。
製作一檔盈利可能達到好幾千萬美金的節目,輕易就能讓全國廣播公司達到收支平衡。
而擺脫虧損狀態後,公司的市值肯定會大漲喲波。
至於百萬富翁是否能達到800萬人的收視率,李長亨是半點都不擔心,甚至還要求律師在合同上寫明。
節目屬於他個人,全國廣播公司只有播放權。
並且收視率突破1千萬,1500萬和2千萬時,分給他的節目廣告分成,會跟著增加。
再加上電視銷售公司合併進新的傳媒集團之後,節目也會放在公共廣播公司上播出,很多人一下子巴不得倫道爾赫斯特拒絕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