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起於青萍 第六十八章 局勢突變

趙禎看著三宰輔心中也是嘆息,值此關鍵時刻朕的三位宰輔竟不如一個少年敢說出自己的主張嗎?

王舉正忍不住開口問道:“官家於此事心中可有決斷?”

趙禎見王舉正先開口,此時也想著將林近的意見說給三位宰輔聽一聽,看這三位對此謀劃是何看法!

“王相,此時西夏與遼國的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朕準備派出一使節暗中與那李元昊接觸一下,看有沒有分化遼夏的可能,只是不知誰能勝任此事?”

殿中三人聞言面面相斥,沉思良久。

章得象問道:“官家是想先穩住李元昊?”

呂夷簡也道:“只是此時遼夏雙方合作中,那李元昊如何肯棄契丹而與我大宋言和。”

“呂相,朕已讓晏殊去西府取近期西夏與遼國關係的細作密報,諸位宰輔等會一同參議,我朝到底要不要做此決定。”

此時的西府便是樞密院,晏殊任樞密使,大宋的樞密使職位位同宰輔,管理全國軍隊,諜報等諸多事宜,但並無調動軍隊的權利,調動軍隊的命令還是由大宋皇帝掌握。

幾人談話間,晏殊已是進了殿來,與趙禎見完禮後。晏殊站定才細細道來: “官家,根據在西夏的察子傳回的訊息,此時西夏與契丹相處的並不融洽,西夏已對契丹頗有怨言,只是因與我大宋開戰才不得不忍氣吞聲。”

王舉正聞言道:“官家既然肯放下芥蒂與元昊議和,何不派人與那西夏駐京使團暗中透露一二,其定會與元昊回稟此事,只是這明處該打還是得打下去。”

趙禎聞言也道:“王相所言在理,如此便先透露些風聲讓李元昊知道,命人通知遼國使團三日內離開汴京城,給遼國皇帝遞出國書質問其使節失禮之過,諸位宰輔可同意此事?”

呂夷簡急道:“官家此事不可,若是那李元昊不同意議和,而遼國同時發難該當如何?”

要說呂夷簡也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人,將此時的狀況看的很清楚。

而林近所提出的意見,只是因為熟知這段歷史,林近提前一兩年提出此事,是想讓宋夏儘快議和,免得空耗國力最終還得增加歲幣給對方。

歷史上遼夏聯合攻宋也是因為雙方互不信任,導致沒有成功,遼國皇帝不信任李元昊,而李元昊同樣只是利用遼國的兵強馬壯給自己壯膽。

此時只要大宋揭過李元昊的反叛不再追究,分化西夏與遼國,從而獲得喘息時間,只需幾年林近相信自己會給大宋帶來不一樣的變化,到時國力強盛,國庫豐盈,即便遼夏再次前來大宋也有一戰之力。

怕是到時西夏不來攻宋趙禎也要想著收復失地,而林近能為死去的兄長報仇雪恨,也算了結了林家孤兒寡母的一樁心事。

章得象回道: “呂相,此事已是迫在眉睫,只有如此辦才符合我大宋的利益,那遼皇若是鐵了心與我大宋開戰又豈是因為使節被驅離這等小事情,必然是早已藏了禍心。”

“遼夏若是真的籍此聯合攻打我大宋又當如何?”呂夷簡反問道。

趙禎聞言卻是想到了與林近的談話,“兩國能相安無事是與實力相匹配的,在宴席上林近更是說過,若是真打起來便要盡全國之力打的雙方無力再戰方可再和談,只有大宋拿出拼死一戰的勇氣才能獲得想要的安寧,我大宋國力並不弱,缺的是拼死一戰的勇氣與決心,官家若真拿的出這等勇氣,退卻的必然是那遼國皇帝。”

“那便傾盡國力與其一戰”趙禎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說出這樣一句話。

大殿內幾人聞言鴉雀無聲,心中更是覺得不可思議,官家何時變得如此有膽色了。

“官家!”呂夷簡驚道。

趙禎壓了壓手道:“呂相朕明白你的擔憂,但此時朕需表明態度,否則那李元昊與遼國更會覺得我大宋軟弱可欺!”

“朕雖不敢保證大宋能萬古長青,但朕卻不能如之前一般委屈求全以獲苟安了。”

王舉正聞言也是激動的問道:“官家此番話可要傳之天下?”

趙禎回道:“朕今日既言自然不怕讓人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