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近卻知道此地是後世的銀川市和蘭州市中間的天湖風景區。
“那麼我們何時發兵?”
“自然是越快越好,李元昊這次損傷十五萬大軍,很難抽調出兵力填補這片區域。”
“我去抓緊訓練新進的騎兵!”
種詁沒想到林近已經準備出兵了,他頓時坐不住了,急忙告辭離去。
大宋戰馬數目增長了一倍,又有數萬廂軍加入禁軍隊伍,在裁撤番軍後林近能指揮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其他三路加起來也不過這個數,但是林近還是下達了讓他們牽制西夏其他軍司的命令。
尤其是位於環慶路的劉元,他要牽制住韋州大羅山上的六萬靖塞軍司,壓力不可謂不大。
渭州的軍隊修整了十餘日,便又帶足了乾糧向蕭關放向開拔了,這一次林近給范仲淹留下了兩萬騎兵和一萬步兵,而他自己帶走了八萬騎兵和四萬步軍。
攻城戰傷亡是非常大的,林近又不想徹底開啟熱武器戰爭,針對賞移口和割塌寨他選擇了圍城的戰術,兵吃馬嚼的消耗雖然不小,但是這樣會少死很多人。
而西夏的河南地區,距離賞移口最近的靖塞軍司被環慶路的劉元牽制的動彈不了,再往東的嘉寧軍司和祥佑軍司更是不敢輕易離開駐地。
李元昊此時在興慶府正在緊鑼密鼓的組建新軍,防備遼國的黑水和黑雲兩軍他不敢動用,只能從卓囉城裡調走五萬卓囉和南軍前往興慶府,卓囉城兵力去了一半,大宋的熙河路壓力驟減。
大宋與西夏的戰略局勢眼看就要徹底逆轉,李元昊急忙派出使者前往大宋與遼國,去大宋是求和,而去遼國的目的卻是請求遼國出兵進攻大宋的河北路。
遼皇耶律宗真一直想奪回幽州城,即便李元昊不派使者去,他也會在今年冬天派兵進攻幽州。
林近圍了賞移口和割塌寨時,遼國的騎兵也自上京出發前往薊州,準備對大宋開戰意一舉圖奪回幽州。
林近此時自然還不知道這些,他此時就想著將葫蘆河川這一條線打下來,將五個據點連成一條線,進而威脅興慶府和大羅山上的靖塞軍司。
一天、三天、五天賞移口和割塌寨裡的西夏兵徹底絕望了,城外有十餘萬宋軍,他們每天用投石機往城裡拋火球,城裡的糧草原先能堅持月餘,如今已經被燒去了大半。
宋軍雖沒有猛烈的攻城,卻每天到處放火,西夏兵每天都在到處救火,結果糧食耗盡水也耗盡了。
兩個寨子裡的將領最終只能選擇帶領隊伍突圍,他們都計劃著夜間開啟城門一路向東北方向疾馳,只要跑出百里到了大羅山附近與靖塞軍司會合就可以逃出昇天。
林近正在營帳內研究著地圖,此時楊文廣
來報。
“割塌寨裡的西夏軍隊剛剛選擇突圍了。”
林近凝神道:“種詁和齊碌有沒有追擊?”
“已經按照預先的計劃追去了。”
“賞移口有沒有動靜?”
“還沒有,估計這一兩晚他們也會選擇突圍。”
林近點頭道:“盯緊了,殺掉八成其餘的放回去就可以了。”
楊文廣領命離去了。
段小妹問道:“夫君,為何不都殺光?”
林近笑道:“一旦逃習慣了下次他們還會逃。”
段小妹不解的沉思起來。
林近解釋道:“比如你每次求饒我都會放過你,所以你每次受不了了都會求饒,如今已經養成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