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大宋人口增加極快,頒佈此法已勢在必行,行,大宋的土地兼併異常嚴重,為了確保土地法的頒佈及施行,朕會下旨授權給專人負責,如有反抗者就地格殺勿論。”
御書房裡幾人聞言,心裡都有一個詞能形容此時的林近,那就是,暴君!
富弼道:“官家這樣做會激起民憤的。”
“朕知道會讓皇親國戚、大地主、士紳們不滿,朕早就想收拾他們了,韓愛卿,據說你們韓家也是大地主,富相、宋相、呂參事家裡土地也是遠超這個數的。”
“朕只有一句話,大宋的法律任何人都得遵守,犯法者由宋刑統依律問罪。”
“包拯,你儘管去做,朕讓錦衣衛協助你,如力有未逮可持此劍調動鏢局人員助你。”
包拯上前接過鄭戩送過來的御劍,回道:“臣遵旨。”
韓琦、富弼、呂公弼三人都是一驚,官家這是讓自己等人做榜樣帶頭服從啊!
王珪、晏崇讓、蘇頌等人也是一陣心驚,在座的諸位有哪個家裡宗族不是良田萬頃?
朝會很快結束了。
眾人失落的退出了大殿。
林近這一招得罪了許多人,不止是朝中的大臣,更包括數以萬計的鄉紳、地主、大家族等。
這些人掌握的土地是難以估量的,一個人只許擁有百畝土地,這會沒收掉他們絕大多數的土地。
試問這些人會不會反抗?
那是必然的!
富弼、宋庠、韓琦、歐陽修、呂公弼、包拯和王珪等人被叫到了御書房。
“朕準備再立一部名為井部,將天下田畝的管理自戶部分離出來,尚書人選你們可有推薦?”
見眾人不說話,包拯拱手道:“蔡襄已守喪完畢回京。”
蔡襄其實是有資格任宰輔的,只因林近與朝廷鬧掰的時候他在老家給父親守喪,等蔡襄再回京時天早已變了。
歐陽修道:“蔡襄有執掌三司的才能,臣也以為是管理井部的最佳人選。”
歐陽修與蔡襄是同年,關係不錯,故此他才附和包拯的舉薦。
林近點了點頭問道:“兩位宰輔可有異議?”
“臣,無異議。”
“臣,無異議。”
林近看的出這些人都在為清理天下田畝的事情擔心,但是更多是擔心家族因此遭難。
“諸位愛卿,朕沒登基以前家中可有萬頃良田?大宋早已不是原來的大宋,土地多了於個人固然是好事,但是對大宋卻不是好事,土地必須騰出來分給百姓。”
“諸位宰輔重臣應該明白大宋百姓越來越富裕了,那他們富了會做什麼?”
眾人茫然,都是搖頭。
林近又道:“他們會建造新房子,然後在新房子裡娶媳婦,生孩子。”
“大宋有一億兩千萬人口,合計近兩千萬戶,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會有多少人口?”
“是三億、五億、十億或者更多!朕如此做也是提前做好準備,到時一旦人口暴漲也好應對。”
眾人聞言都是動容十億人口!
強如唐朝也不過一億五千萬人口,大宋真的會有這麼多人嗎?
“仕族、鄉紳、貴族、世家以後絕對不允許再行兼併土地之舉,發現一個殺一個,發現一群殺一群,大宋以後不會缺人,更不會缺讀書識字的人。”
“朕希望你們以大局為重,不要為了些許蠅頭小利致國家大利於不顧。”
包拯拱手道:“官家聖明!”
歐陽修道:“官家聖明!”
此間的大臣也只有包拯和歐陽修家中的土地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