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四。
午後,垂拱殿。
御案上摞起兩疊奏疏。
高約近二尺的那一摞,主張廢除新政期間建設的州學縣學,改造為書局。
高約半尺的那一摞,主張保留州學縣學,繼續投入經費,使得民間更多窮苦人家有書可讀。
官員們大多都支援廢除州學縣學。
理由基本為兩點。
其一,為朝廷節省開支;其二,這是徹底廢除新法的一種體現。
趙禎思索一番後,內心其實是傾向於保留的。
他已被蘇良那句‘放眼千年看世界’所影響。
從長遠眼光來看——
庠序之教,功在千秋。別的能省,但教化之錢絕不可省。
但是,當下的反對的聲音太多了。
主要原因還是:朝廷沒錢。
當下,大宋的國庫並不富裕。
開支項太多。
三司使張方平多次表示自己恨不得將一文錢掰成兩半花,但仍然不夠用。
一想到這裡。
趙禎便再次陷入糾結中。
趙禎揉了揉太陽穴,突然想起一句話:朝堂之事,答案或在民間。
此話,還是蘇良說的。
“茂則,備馬車,朕要出宮。”
……
半個時辰後。
身穿一襲月白色長衫的趙禎與張茂則出現在一座名為“賈家茶館”的大堂中。
周圍有十餘名便衣護衛,安全無虞。
汴京城讀書人甚多,且喜歡議論朝政。
很多家中有錢的書生閒來無事,便總喜歡泡在茶館中,高談闊論。
這座位於御街道東側的賈家茶館,便是很多讀書人討論政事的據點。
每日下午都是格外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