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三,天愈寒。
汴京城各個衙門,皆生起了炭火。
一些騎馬上值的官員將馬鞍也都換成了從遼國進口的狨座。
隨著齊州變法之事的落地,反對者們也不再言語。
而民間百姓的反應,也是有喜有憂。
喜者大多為書生士子和窮苦百姓,而憂者幾乎都是靠著佃租過日子的地主富戶。
有人甚至已經開始出售田地。
這對百姓而言,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徵兆。
……
黃昏時分。
州橋旁,老張記羊肉湯館。
蘇良和劉記書鋪掌櫃劉長耳各自捧著一碗羊肉湯。
呼呼嚕嚕,喝得正香。
在如此寒冷的天氣裡,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搭配上一張剛出爐的酥燒餅,簡直是人間絕味。
劉長耳邊吃邊說道:“蘇御史,你最近風頭太盛,好些人都在盯著你,尋你的錯漏呢!”
蘇良咬下一口燒餅。
“我身正不怕影子歪,從未做過虧心之事,不怕任何人找茬!”
“也是。你除了一個揚州的丈人和跟你住在一塊的妻,沒什麼親戚故舊,真是天生就適合做臺諫官啊!”
蘇良一愣,道:“你怎知我丈人在揚州城?”
此事,蘇良並未對劉長耳說過,也並未對汴京城的任何朋友同僚講過。
劉長耳微微一笑,從懷裡拿出一個信封。
“我花三百文在黑市買的。”
蘇良開啟一看,不由得傻眼了。
信封內共計兩頁紙。
記錄了蘇良自入仕以來的所有情況。
在長清縣擔任知縣,在揚州城娶唐宛眉為妻,在齊州擔任觀察推官……
雖然不是很精細。
但基本上將蘇良入仕後的大事記,以及家人親戚的大致情況都調查出來了。
“蘇良丈人唐澤,揚州城【尚文私塾】教書先生,好書好酒好茶……”蘇良唸叨著,不由得驚歎道:“竟然連我丈人的三大愛好都查出來了?”
他想了想,也便釋然了。
想要查到這些訊息其實並不難,花些錢,找些人問問便都能問出來。
劉長耳咬下一口燒餅。
“這年頭,只要有錢,什麼訊息都能打探出來,像伱這樣的青年俊才,好多人都想踩著你的腦袋揚名呢,你定要防著點兒。”
蘇良認真地點了點頭。
雖然他沒有什麼親朋故舊的牽連,但依然還是要有所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