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近午時。
趙禎望著御案上擺放的十餘道奏疏,一臉怒火。
昨日,街頭閒漢費五的所作所為,趙禎看得一清二楚。
但這些奏疏的內容卻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
大理寺評事史文遠稱:昨日南郊市集首開之日,市集內出現腐爛豬肉,汝南郡王趙允讓以權壓人,知開封府包拯將購買者抓入府牢,而令攤主繼續售賣,處置明顯不公。
崇文院校書許路稱:南郊市集開集之日便出現腐肉問題,實乃開封府監管不力所致,應另派官員進行嚴查。
太常寺博士白欽德的奏疏更離譜。
他稱,由腐肉之事,便可看出南郊市集已歸入趙允讓、曹佾和包拯的私產,朝廷應從嚴處理,不然將會造成更大的貪墨趨勢。
……
十餘道彈劾奏疏,道道都不相同。
但這些官員卻都從腐肉這件小事中看出了“莫須有的巨大危機”,懇請趙禎嚴懲趙允讓、曹佾和包拯三人。
這完全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惡意構陷……
趙禎憤怒。
不僅僅是因此事憤怒。
他從此事中看出,自己已被一些朝臣騙了無數回。
這次,他若沒有去微服私訪,沒有遇到費五。
他看到這些奏疏。
大機率會派遣內侍與官員去監察。
即使查不出結果,在一些朝臣的勸說下,他也有可能會替換官員管理監察南郊市集。
這種官員更換,無疑是不利於南郊市集的正常執行的。
“彈劾同僚,全憑想象,全憑個人喜惡,朕養這些官員有何用!”趙禎無比憤怒地說道。
趙禎想了想,朝著一旁的內侍說道:“告知中書,明早特加朝會,他們若問何事,你便說明早便知!”
“是,官家!”
那名內侍連忙點頭道,他從來沒有見過趙禎如此生氣。
……
七月初七,四更天。
官員們慢慢朝著大慶殿走去,這突如其來的朝會令官員們都有些懵。
片刻後。
眾官員來到大慶殿。
大慶殿中間,擺放著一張長桌,桌子上放著一道道奏疏。
張茂則站於一旁,高聲道:“諸位,官家有令,待諸位將桌上這十二道奏疏盡皆看完,他方會上殿主持朝會。”
官員們都甚是好奇,當即拿起了奏疏。
不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