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乃大宋要臉的文雅說法,其實就是交錢保平安。
而今取消歲賜,此冊封禮書必將流傳後世,撰寫者,亦可留名。
如此揚眉吐氣的一封禮書,自然是人人都願意寫。
蘇良看向趙禎。
他預計趙禎會從丁度、張方平、包拯、唐介、歐陽修五人中選出來一位。
若是選丁度、張方平,意味著對西夏的態度可能會柔和一些。
如果選歐陽修、或唐介、或包拯,那定然是需要言辭犀利,痛罵元昊一頓。
這看似不算大事。
其實能反映出趙禎此時對西夏的態度,以及若真因這封禮書起了戰事,趙禎會不會主張傾盡全力去打。
西北禁軍之所以一直採取守勢,就是因朝廷不願打。
所以很多小摩擦都隱忍了下來。
趙禎環顧下方,想了想後說道:“此事便交由歐陽學士吧!”
蘇良頓時大喜。
聽到此話,歐陽修挺起胸膛,大步踏出。
就像勾欄鬥雞場內一隻剛剛取得勝利的鬥雞。
走路時兩條手臂都是架著的。
“臣遵命,此文定不失我大宋國威!”歐陽修鄭重拱手道。
其他臣子都無奈低頭嘆息。
若是別人,他們還能搶一搶。
但面對歐陽修,誰能搶得過,人家是全大宋公認的文壇領袖。
隨後。
新晉參知政事文彥博又開口道:“官家,此冊封禮書一旦送於西夏,西北邊境以及商貿榷場,極有可能出現衝突,此外,遼國定然以為我們是在殺雞儆猴,也不得不防。”
趙禎點了點頭。
雖然遼國出兵的可能性不大,但還是要提前防範。
“中書擬詔,令西北禁軍、河北禁軍的主官都多做防範。若出現衝突,只要我們佔著理,當地主官可便宜行事。”
“臣遵命。”陳執中拱手道。
而此刻。
陳執中、夏竦、吳育、張方平都看向文彥博。
文彥博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今日所言,頗有宰執之相。
他們若不在政事上加把勁,可能接下來被擠出兩府的就是自己了。
大宋的相公之位,向來都不穩固。
……
正月二十五日。
元昊身死以及大宋將取消西夏歲賜的訊息傳到了汴京街頭。
百姓們奔走相告,殺豬宰羊,燃放鞭炮,甚是歡喜。
州橋附近。
有兩位商人甚至僱傭數名挑夫,將扁擔的竹籃裡裝滿銅錢,邊走邊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