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
中書下發裁兵詔書,總計裁減兵丁三十萬人。
限期在七月初一前執行完畢。
裁兵詔書除分發至地方各州府軍監外,各州府月報上也刊載有簡略版本。
意在使得更多人知曉。
並鼓勵百姓提出相關建議,呈遞官府。
此訊息一出,汴京城的那群文人士子便率先討論起來。
“我實在沒想到朝廷竟然有如此氣魄,此乃富國惠民之策,但亦有風險,恐怕會生出兵亂!”
“怕個甚,咱們現在腰桿硬著呢!連與西夏打仗都不懼,還怕那群羸弱之兵作亂?”
“也是也是,自官家廢西夏歲賜之後,西夏就是個紙老虎,根本不敢朝著咱們呲牙!”
“西北的範相公,河北的曾相公,京東的富相公,都憋著一股勁呢,誰敢暴亂,那就揍誰!”
“嗯嗯,在我看來,是皇室子嗣漸旺,咱們官家也提起勁兒來了,此乃我大宋百姓之福也。”
……
而此刻。
身穿便衣的趙禎就坐在不遠處。
在裁兵之策下發後,他便微服出訪,在街頭聆聽百姓的想法。
而今在得到肯定後,心情大悅。
趙禎不由得想起蘇良曾說過的一句話:官家朝前一小步,大宋則朝前一大步。
起初,他以為這是一句俗氣的奉承之語。
而今才明白蘇良所言不虛。
唯有他乾脆果斷、掌控全域性,事事都表達出明確的態度,一切詔令策令才能順利執行。
朝廷裁兵,百姓也是歡欣雀躍。
士兵皆是百姓養之。
裁兵後,朝廷定然不會再增加賦稅,這對百姓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訊息。
……
京東路齊州,州衙內。
齊州知州王安石看罷裁兵之策後,一臉笑意地看向齊州通判司馬光。
“君實兄,你可看出這裁兵之策背後有幾層深意?”
司馬光微微一笑,伸出三個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