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
政事堂的爭吵聲逐漸稀落下來。
做事向來老成的樞密副使龐籍道:“諸位,咱們也別爭別吵了,此事讓官家定奪吧!”
當即,文彥博、張方平和龐籍便站起身來。
歐陽修、唐介、蘇良三人也緩緩站起。
這幾位相公討論半天,完全是一點進度都沒有。
以後若變法都這樣搞。
事事都找官家論辯,那官家估計將會成為全朝堂最累的人。
這時,夏竦搖了搖頭,道:“慢著!”
眾人齊齊看向夏竦。
夏竦道:“我建議,明日午後再去找官家,你們有一份裁兵之策,老夫也要寫一份裁兵十萬的緣由來,不然官家定會先入為主。”
論奸滑,還真是夏竦。
老謀深算,走一步算五步。
若此時去見官家,官家指定傾向於這份裁兵之策。
“我同意!”王堯臣忍不住附和道,他還想著能裁兵四十萬呢!
僅用嘴說,顯然不行。
曾經的儒士王堯臣,已經被三司的爛賬折磨得變成了一個守財奴。
能省一文錢便要據理力爭省下一文錢。
“可以。那就明日午後,我們一起向官家呈遞裁兵之策。”文彥博點了點頭。
當即,眾人便散了。
今晚,夏竦和王堯臣必然要加班加點地撰寫裁兵增減的緣由了。
……
翌日午後,垂拱殿內。
兩府三司的相公,與歐陽修、唐介、蘇良這三名臺諫官,同時出現在趙禎面前。
趙禎望著桌前的三份文書。
一份裁兵之策,一份裁兵之策之樞密院之見,一份裁兵之策之三司之見。
這三份文書,眾臣都已看過,只剩趙禎未曾閱覽。
“諸位先坐,朕立馬看。”
當即,趙禎便認真地看了起來。
蘇良等人則是坐在一旁,喝著茶,吃著點心。
趙禎的心思甚是細膩,在非正式場合,都給予了士大夫官員最大的尊重。
……
來垂拱殿前,陳執中明確表示支援夏竦。
二人的思想早已固化。
他們覺得裁兵三十萬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於王堯臣的裁兵四十萬,二人覺得他就是來搗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