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211章:變法司掛牌,抑田畝兼併法落地

二月初三。

新官署變法司的位置便被蘇良定了下來。

地點位於宣德樓與右掖門中間,乃是進奏院旁的一處合院改建而成。

地方不大,但臨近禁中,且較為僻靜,乃是討論政事的好去處。

二月初四。

此處便掛上了趙禎親書的“變法司”三字牌匾。

緊接著。

王安石被任命為三司度支推官,司馬光免試任館閣校勘。

二人的官職皆為虛職。

在全宋變法中,他們將全程留在變法司。

二月初五。

參知政事范仲淹、三司使王堯臣、樞密直學士梁適、侍御史兼知雜事蘇良,三司度支推官王安石,館閣校勘司馬光便搬到了變法司。

此外,趙禎安排了三十餘名吏員,負責抄寫傳送文書、呈遞資訊、司內雜事、眾人吃喝等。

他也將經常在這裡辦公。

在此處,眾人只需一心思索變法即可,其餘雜事,朝廷皆會安排妥當。

全宋變法,註定是一項漫長而繁瑣的事務。

蘇良等人自然不會沒日沒夜的思索新法之策,他們的旬休假日、放衙時間皆與以前相同。

而且,還多了一筆俸祿。

不過像王安石這種工作狂,讓其休沐時去勾欄逛一逛,去聽個小曲,根本不可能。

這比殺了他都讓他難受。

他註定是一名為大宋變法事業奮鬥終身的人物。

范仲淹、蘇良、王安石、司馬光,這四人組合產生的能量,超乎了所有人想象。

學問深度、政事認知、謀略智慧、道德品行,皆是上上品。

尤其是做事的效率,溝通的方式,讓三司使王堯臣和樞密直學士梁適直呼:非人哉!

這四人若是主掌三司或樞密院。

估計三五日便能將一個月的事務都完成的井井有條。

效率之高,令人驚歎。

……

二月初十。

變法司頒佈了第一條變法之策:抑田畝兼併法。

“丈量清查土地,抑制惡性兼併,以田畝優劣、數量,設定不同賦稅額度,鼓勵地主商賈還田於民。”

往昔,朝廷法令都是透過邸報傳至各州各府。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