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225章:命如草芥!大宋底層百姓的生存問題

升下戶為上戶,使得窮戶多役。

降上戶為下戶,使得富戶少役。

免役法的初衷是減少貧民的壓力,而今下面的吏員為中飽私囊,來了一招移花接木。

反而加重了窮人的負擔。

大宋百姓貧富狀況時常變動,一場災情或一場病,都能使得富農返貧。

而五等簿全靠下面底層的吏員填寫,有時許久都未更新,有時突然就更新了一次。

經常都是錯漏百出。

有些百姓墳頭的草都有一丈高了,勞役簿上還有他的名字。

……

御史臺門前,馬車上。

蘇良從葛石頭的口中瞭解到了他想要了解的一切。

葛石頭,十四歲,開封府東明縣葛寨村人,父母皆為農戶,家有九畝四等田。

其中有三畝,還是在抑田畝兼併策頒行後購買的。

因免役法的實施,東明縣縣丞許大有重新修改五等簿,將他家由五等戶變成了三等戶。

村內里正告知他爹,只需要給一些“好處費”,便能再改回五等戶,減少免役錢。

但當下秋糧未收,葛父根本無錢,便準備將葛石頭養的三隻雞殺掉,送給里正。

葛石頭不許,因為其母多病,需要雞蛋養身子。

在葛父殺雞時,葛石頭與其大吵一架,然後急奔近百里地,來到了汴京城。

葛石頭覺得罪魁禍首是縣丞許大有。

沒有許大有改五等簿,他的雞就不會被殺,他的母親也不會沒有雞蛋吃。

他在說書人那裡聽過蘇良的故事,便寫了一份狀紙來御史臺尋蘇良,要蘇良為其主持公道。

蘇良想了想。

先是請葛石頭吃了一頓飽飯,然後在御史臺為其安排了一個歇腳的地方。

蘇良準備明日與變法司的同僚一起前往東明縣葛寨村走一趟。

全宋變法,最困難的地方其實在村裡。

東明縣距離汴京城不足百里。

但許多東明縣村莊裡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未去過汴京城。

在他們眼裡,汴京城在雲端,根本不是他們這種泥腿子能去的地方。

鄉村自有一套為人處事的邏輯。這套邏輯比《宋刑統》對他們更有效。

在那些只知耕地織布的百姓眼裡,村內的里正就是王法,掌握著所有村民的命運,甚至生殺大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