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
趙禎以一副商人扮相,出了宮。
張茂則駕著馬車,直奔汴京城西北方向。
汴京城西,金梁橋北。
有一個衙門,名為:榷易院。
顧名思義,榷易院就是處理邊境榷場貿易的衙門。
榷場貿易,規矩甚多,需要辦理的憑條也多。
汴京城,作為天下商品貨物的匯聚之地,自然就成了很多商人的中轉站。
一些去燕雲邊境榷場做生意的商人為了方便,便住在了榷易院附近。
久而久之。
榷易院旁邊的卸藥巷便成為了商人們的聚集地。
其中,以在宋遼榷場做生意的商人居多。
卸藥巷,以藥材聞名。
也有瓷器、茶葉、紡織品、香料等商品,都是遼人急需的暢銷貨。
這裡的貨物也是整個汴京城最便宜的,但量少不售。
當然,巷子裡也有茶鋪酒館、客棧當鋪之類的場所。
趙禎之所以來這裡。
便是想聽一聽百姓的心聲,這些人,比他更瞭解遼人。
……
約大半個時辰後,趙禎來到了卸藥巷。
卸藥巷長約八百米。
兩邊貨場林立,滿是各種載貨的牛馬車。
趙禎與張茂則剛到巷內,便有一個面帶笑容的青年男子迎了過來。
觀其面相,便是個精明人。
“二位貴人請留步,鄙人孫三郎,乃是這卸藥巷的牙子,不知二位有何買賣要做,鄙人願意引薦!”
張茂則客氣地說道:“我家員外聽聞宋遼邊境的榷場買賣利潤高,想拉一批藥材賣一賣,煩勞孫牙郎介紹介紹。”
“好說,好說,敢問二位貴姓?”
“我家員外姓趙,我姓張,乃是家中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