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八。
午後,冬陽燦爛,風微微涼。
汴京城北,龍羽軍軍營。
五百重騎兵身穿龍鱗鐵甲衣,頭戴鐵製護耳護鼻護頸亮頭盔,背後攜硬弓與短弩,手持一杆銀白色勾連長槍,胯下坐全身包裹著鐵皮馬鎧的河西戰馬,正在訓練佇列。
每名重騎兵的鎧甲皆有八十餘斤重。
他們每日都要穿著這套裝備訓練四個時辰以上。
基本上,所有人訓練完畢後,吃罷飯,躺在營帳中便累睡著了。
一覺就到天亮,日復一日。
河西戰馬,乃是一種中型馬,耐力強,力量大,擅長長時間奔跑與長途行軍,尤為適合重騎兵。
狄青在西北費了相當大的功夫,才整來了一千匹。
在龍羽營,河西戰馬比重騎兵們都要精貴。
每匹馬都有兩名廂兵看護。
日常吃的,除了新增鹽巴的乾草,還有高粱、蕎麥、燕麥、豆類等精飼料。
一匹馬一日所耗就抵得上十名普通禁軍士兵的伙食。
五百名重騎兵們大多數時間,都與他們的戰馬同吃同睡,以此來培養感情。
而今,人與馬默契十足。
此刻,蘇良正在一處高臺上觀看龍羽軍的佇列演練。
一旁站著龍羽軍的總都頭徐莽。
蘇良看完後,微微皺眉,道:“不行,完全不行,一點殺氣都沒有!讓你們去宣德樓前是展現軍威的,不是讓你們顯擺軍備和戰馬的!”
蘇良有些生氣。
就在前日。
趙禎與眾相公商議,將在元日朝會結束後,在宣德樓前閱兵。
參與者,除了上四軍的八百步兵、三百輕騎外,還有五百重騎兵。
曾經,太祖太宗皇帝經常在宣德門前閱兵。
到真宗時才漸漸減少了頻次。
而今大宋欲在元日練兵,其實是想震懾一下週邊諸國,尤其是高麗、東瀛、交趾這些小國。
一次閱兵,能減少邊境很多沒必要的摩擦。
再說,當下的大宋禁軍,也比以前強多了。
趙禎欲在年節時,讓百姓們看一看當下大宋的軍容軍紀,以此提高百姓的幸福感以及減少動亂事件的發生。
此次閱兵,蘇良是支援的。
兩年全宋變法,大宋的成長各國皆知,是時候亮一亮強軍的成果了。
此次元日大朝會的總負責人,乃是鴻臚寺寺卿左有鼎。
蘇良本來不用操心,但還是想著過來看一看。
哪曾想。
看過之後,他非常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