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近午時。
白溝河大船上,宋遼第二次談判正式開啟。
富弼與蘇良一上船,便發現甲板上的大桌上,已泡好了茶水。
遼國特使劉六符笑著道:“富相公、蘇御史,今日可不敢再飲酒了,咱們該聊一聊正事了!”
當下。
邊境榷場關閉,耶律重元成為俘虜,遼國內亂不斷。
北方的女真人觀望著形勢蠢蠢欲動,西夏人也趁火打劫調兵到了邊境。
遼國比大宋更急於處理此次衝突。
旋即,雙方坐下。
劉六符為防富弼和蘇良再次一開口就罵個不停,剛坐下便率先開了口。
“二位,此次戰事完全是一場誤會,我家陛下根本沒有想到開戰,是九大王忤逆聖意,私自做主,才釀下了如此嚴重的禍端。”
“此外,我大遼變法得失與蘇御史著實無關,乃是民間商人誤傳而已,我朝願親自張貼告令,還蘇御史清白。我們實不應因此事傷了和氣,咱們就將此事當成一場誤會,大事化小處理如何?”
劉六符將戰事之責推到了耶律重元身上;將蘇良被懸賞刺殺之責推到了遼國民間商人的身上。
並想著靠著遼國朝廷的一紙告令,便將此事解決。
富弼淡淡一笑。
“劉特使,若我先毀你名聲,再派遣殺手殺你,而後還想著靠打贏一場戰役再增加歲幣。搞砸之後,卻要用一張告令解決所有問題,你會答應嗎?”
劉六符老臉一紅,想了想後道:“不知貴國想如何解決此事?”
富弼挺了挺腰桿,道:“這不是一件事,而是三件事,我們一件一件來談。”
“首先,貴國變法失敗,將失敗的原因栽贓到我朝官員身上,使得蘇御史的性命受到威脅,此事無論是貴國商人誤傳還是有人要栽贓陷害,這是不是貴國的錯,該不該致歉?”
耶律洪基開口道:“此事,確實是我大遼的錯。”
遼國變法乃是蕭鼎與耶律洪基主導,遼國皇帝耶律宗真及多名大臣同意後才開始執行。
期間的各種措施。
沒有耶律宗真的點頭,根本不可能實施。
將變法失敗之責算在蘇良身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即使蘇良傳授了假的變法策略,使用的決定權仍在遼國君臣手中。
變法失敗,只能說明他們足夠愚蠢。
遼國完全不佔理。
劉六符問道:“不知我們如何處理此事,貴國才能滿意?”
蘇良回答道:“劉特使,對於此事,我朝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必須由你家皇帝親自向我撰寫致歉書。如此做,不單單是為了還我清白。也是要讓宋遼邊境榷場的商人知曉,你遼國是講道理的。若不講道理,誰還願意與你們做生意?”
蘇良提到榷場買賣,劉六符的表情瞬間就變了。
當下。
遼國的軟肋便是邊境榷場。
遼國只有大宋這麼一個有錢的鄰居。
若大宋與他們徹底斷絕生意往來,那無疑會讓因變法失敗而導致商貿低迷的遼國雪上加霜。
“這個……這個……我會向陛下匯稟的,待陛下給出答覆後,我定第一時間回覆二位。”劉六符的臉上勉強擠出一抹笑容。
耶律宗真在眾遼臣的建議下,已答應向蘇良撰寫致歉書。